有觉性 以安住且中立的心 照见身心的实相

C2.9《中道》-阿姜巴山-贵港南山寺-2016年6月19日A

来自法藏
Luangpor Pramote Pamojjo


聞 · 法


《中道》

阿姜巴山

贵港南山寺 2016年6月19日A

中译--禅窗


顶礼各位法师。各位同修,大家好!

已经去过几个寺庙讲法,今天是第一次有寺庙的大和尚来一起听法。刚才在与大和尚的互动过程中,大和尚介绍道:十几年前,此地什么都没有,法师们一砖一瓦将寺庙建成今日的规模。老师听到以后,内心非常随喜与赞叹法师的波罗密和福报。如今这里的佛教建筑与生活设施等硬件已经具备,正是极好的时机开始培育佛教人才,培育真正的佛教徒。有关佛教的诸类硬件设施是必需的,但无论何时,若缺失了真正的佛教徒,它们也将被彻底废弃与摧毁。

事实上,没有任何事物可以呵护佛教,除了一颗真正拥有法的心。

老师来自泰国,泰国有非常多的寺庙,而老师以个人的体悟发现一个事实:即便有许多寺庙,但要找到真正的法,却非易事。很多人买香、烛、花等各种供品去寺庙供养佛像,这很好。礼完佛之后,觉得心里舒坦,感觉有了依靠、有了信心,能够重新面对生活。

佛陀曾经开示道:“任何人见到法,即是见到我。若未见到法,纵然站在我面前,紧抓着我的袈裟,也并未见到我。”

有非常多自命为佛教徒的人,到寺庙购买香、烛、鲜花去顶礼与供养木质和铜质等佛像,这不是真正的“礼佛”。许多人礼佛是希望运气转好、快乐、生意兴隆。一旦生命遭遇痛苦就去礼佛,冀望佛像可以帮到自己。然而佛像能做什么呢?有时政治或文化发生转变,那些庞大的佛像自身都难保——被彻底摧毁。在许多国家的历史上,虔诚的佛教徒们曾经修建过极为宏伟的寺庙与大型佛像,可是一旦遭逢佛教衰退,它们也就被摧毁或废弃了。

佛教的庙宇固然重要,佛像亦然,却没有达到佛教真正核心来得重要。佛教在教导什么?佛陀觉悟成佛又悟到了什么?一定要了解这些,才可以称自己为“佛教徒”。

自古佛授记以后,一位菩萨要花极为久远的时间来累积波罗密,才能修成正果——觉悟成佛。在最后一世,他出生为一位太子,拥有近乎凡人梦寐以求的一切。他拥有三个宫殿,可在三个季节分别享用。他出生后即被当时一位有名的相士预言:“太子长大后,若不是成为伟大的转轮圣王,就是成为正等正觉的佛陀。”由于他的父亲不希望他以后出家成为正等正觉的佛陀,只希望他以后成为伟大的转轮圣王,所以一直让他待在宫殿里,为他服务的人都年轻力壮,貌美动人。在预言他未来可能成为正等正觉的佛陀之后,那位最有名的相士放声痛哭。为什么呢?因为他知道自己年事已高,所剩时日不多,无法等到正等正觉的佛陀觉悟之后弘法了。

在座各位都很有福报,比曾经预言悉达多太子觉悟成佛的相士更有福报。我们尚活着,有机会聆听佛陀的觉悟是悟到了什么?佛陀教导了什么?

有一次,悉达多太子在自己父母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外出玩耍。一旦他到了外面,便发现事实:世间并没有想象得那么美。他看到了从未见过的状况,也就是碰到老人,碰到生病的人,碰到一生从没遇见也从未听过的——死人。他看到这些,非常震惊,回头问带他出来的侍从车匿:“这是什么?”车匿回答:“这是老人、病人、死人,而且每个人有一天都必会老、病、死。”这个事实极大震撼到悉达多太子,让他明白自己某天同样会如此。

悉达多太子还见到的另一幕是出家的修行人,由于这是菩萨的最后一生,他曾经花了非常久的时间累积成佛的波罗蜜,使他意识到只有出家修行才可以最终彻底脱离老、病、死。后来悉达多太子决定出家,他的父亲、姨母、妻子悲痛啼哭,刚出生的儿子都无法动摇其出家修行的决定。在非常多的经典记载:悉达多太子是偷偷逃离皇宫出家修行的。但如果学习佛陀的语录就会看到,佛陀亲口陈述自己是在亲人的啼哭与悲伤之中离开皇宫的,说明他并不是偷偷逃离。

佛陀花了六年来寻找可以离苦的路。同大多数人一样,悉达多太子在出家的初期所拜的是当时最富盛名的两位大师,跟他们学习,花了极短时间就达到老师所教导的最高境界。跟老师修习禅定来到第七定,后来跟老师修到第八定。当他跟老师学完这些,请教老师说:您的体悟就是您所教导的这些吗?老师回答:“对。”佛陀发现这并非离苦之路,修习禅定来到七定、八定的时候,非常快乐、宁静、细腻,也非常清凉,但是一旦定力退失,心又慢慢与原先一样粗糙,依然像平常一样苦,于是他选择离开两位老师,希望透过自己找到离苦之路。

在六年里,悉达多太子大部分时间是实践那个时代出家行者所修的内容:那时的出家行者都会习惯性的折磨身体,佛陀也像那些人一样折磨身体——饿时不进食,冷时不穿衣,反而去到户外,饿到最后,据说把自己的手放到前腹,居然可以摸到自己的脊背骨。某天饿晕过去,由于往昔的福报,刚好被一位养羊的小孩碰到,她用自己喂养的羊奶,喂到饿晕过去的菩萨嘴里。不久,菩萨苏醒过来,当他苏醒后,非常确定“折磨自己”并不是离苦之路。

佛陀忆起小时候的经历。古印度国王有一项职责,每年要亲自举行农耕仪式。他小时候去参加农耕节,那时照顾他的宫女们忙着去看农耕节仪式,放任他独自在树底下玩。由于前生花了极久远的时间累积波罗密,儿时的他很自然在树下打坐,经典记载:菩萨在树下打坐,最后进入初禅。

在这位菩萨觉悟成佛前的六年修行里:一部分时间是用于修习非常细腻而深邃的禅定;另一部分时间则用于折磨身体,折磨身体的实质是折磨心,心想做什么都不去做;接下来用非常短的时间修行,最终觉悟成佛。

透过简短的佛陀传记,我们了解到细腻的禅定会给人带来快乐,但并不是离苦之路;透过这段传记,如果我们足够聪明,就会知道折磨自己的身体、折磨自己的心、改造自己的身体、改造自己的心,也不是离苦之路。

此处有个非常值得存疑的地方:佛陀在觉悟之前,作为悉达多太子的他进入初禅、二禅、三禅、四禅最后成佛;可是为什么六年前离开皇宫,刚跟随两位隐士修到七定与八定却发现不是离苦之路呢?修行要到七定与八定,一定要经过初禅、二禅、三禅、四禅。

这方面的问题,对于只是一味研究经典的学者们而从没有致力于实践的人而言,永远无法有明白的一天。

事实上,禅定有两种,两种禅定都同样可以从初禅来到八定。菩萨刚离开皇宫所学的禅定,是当时的隐士们普遍修习的,也是每一个宗教所修习的。这样的禅定源于:心是“一”,所缘是“一”,心与所缘在一起,然后禅定次第生起。而菩萨为了觉悟所用的另一种禅定,同是禅定,但与第一种不同,第二种禅定:心与所缘是分离的,心执行的职责是知者、观者。菩萨是修习第二种禅定,但在那个时代没有人修习这种禅定。

这样的禅定仅仅存在于佛教!

无论何时,一旦佛教消失,这样的禅定也会同时消失,然后只剩下第一种禅定——每个国家、每个民族、每个宗教都在修习的禅定。

成佛之前的菩萨修习第二种禅定直至四禅,然后探究名色(身心)——什么生的因?老的因?病的因?死的因?如何能离苦?

经由上述简短的佛陀传记可以了解:随顺于烦恼习气——想做什么就去做,想吃就吃,想玩就玩,想睡就睡,想看就看,正如成佛之前的悉达多太子所做的,那不是离苦之路;修习禅定至心非常细腻,来到初禅、二禅、三禅……七定、八定,依然不是离苦之路;折磨身、折磨心、改造身、改造心,也不是离苦之路。

佛陀成佛后,第一次开示就是这些。在《初转法轮经》,佛陀讲到真正的出家人或期待离苦的人不可以走向两个极端:第一个极端是放任心随顺烦恼习气,沉醉于寻找源于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心的快乐,这是所有世间众生正在做的;第二个错误的极端是折磨身,折磨心,改造身,改造心,有时候紧盯身体,有时候呵护心,有时候紧盯心,这是绝大部分修行人正在做的。

佛陀提到中道,中道是什么?中道就是没有走上两个错误极端的路。

无论何时,如果放任心迷失到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心,没有觉知自己,忘记自己的身心,就是走上错误的第一个极端,没能走上中道。

无论何时,如果紧盯、打压身或心,心聚焦于身或心,没有觉性,没有觉知自己,没有“醒来”的状态,就犯错走上打压的极端,没步上中道。

真正进入中道的心有正确的禅定——也就是第二种禅定,那是有觉性的心在觉知自己,是觉知、觉醒、喜悦的,没有迷失且毫无刻意的打压或紧盯。因此,若想见法开悟,首先要明白的就是中道。

无论何时,当我们看见色法,比如花,心跑到花那里,那一刻已经走上迷失的路而未走上中道;享用美食时,心跑到味道中,忘记自己身心的一刻,心已从中道里掉脱出来;看电视时,完全沉浸在剧情中,坐着却不知道身体坐着,身体如何,不知道,心是如何的,也不知道,那时也没走上中道;无论何时,当我们思维法,心沉浸在所思维的法,忘记自己的身心,那一刻也没有契入中道;无论何时,修行突然生疑——修得对还是错?然后不停的思维分析,想得到答案,那一刻已经忘了身心,也没有走上中道;经行时,时而粘在脚,时而粘在身体,牢牢紧盯身体,那一刻也没走上中道。

有人练习隆波田手部动作,心与身的“动”粘在一起,心是不自然、不平常、不普通的,并没有契入中道;做手部动作时,边做边想‘接下来是什么动作’,那一刻没有走上中道;做手部动作时,虽然没有紧盯手,但在紧盯心或呵护心,不让心迷失,那一刻也没走上中道。

中道只有一丁点。真正契入中道的心,呈现觉知、觉醒、喜悦的状态。它是含有觉性的善心,所具备的特征是:空旷、舒坦、轻松、敏捷、迅速、柔软、灵敏、适合工作。这样的心随时准备好工作——老老实实地觉知所缘,不会刻意选择觉知此所缘,而不觉知彼所缘。

大部分人的心未步入中道,由于修行不正确——紧盯、呵护或打压,心会呈现如下特征:沉重、紧绷、僵硬、昏沉、呆滞。

在座各位可以试着自我检测:修行的时候,总体属于哪一种情形?

练习动中禅手部动作时,心是否舒坦、轻松、敏捷、迅速、柔软、灵敏、老老实实地觉知所缘?训练观呼吸、观腹部升降等禅法时,心是否舒坦、轻松、敏捷、迅速、柔软、灵敏、老老实实地觉知所缘?

许多修行人实践之后,没有什么收获,问题就出现在这里。观呼吸,观腹部升降,观身体行、住、坐、卧,或练习隆波田手部动作……如果修了某种禅法,心是沉重的、紧绷的、僵硬的、憋闷的、呆滞的、昏沉的,说明修习不正确,长此下去不会有见法的那天。

事实上,每种禅法都是一样的——如果心正确,修什么都正确;心是错的,修什么都是错的。学法者如果一开始就做手部动作、观感受、观呼吸,只有微乎其微的人才能修行正确。如果没有佛陀的福报和波罗密,没有前生修行的深厚根基,心从未正确过,不可能有做到的一天。

因此,对于修行人而言,首先要学习的不是如何做手部动作,如何打坐,如何经行——不是这些。佛教的核心与实质是为了洞见身心的实相。何时彻底了解身与心,何时就会明白法。

不管学习什么,一定要具备好的学习工具。想要研究病毒,显微镜就要好。想要观察外在世界、周遭环境,需要有好的视力。如果戴着有色眼镜去看,时红时绿,时黄时褐,透过各种有色眼镜看到的世界必然不真实。因此,想要学习法——学习自己的身与心,使用的工具一定要正确——正确的心。

拥有正确的心,并不仅仅适于修习四念处的观心者。观身也需要正确的心;观感受也要有正确的心;观法,正确的心也必不可少。

通过学法去了解身心实相之前,先要学习的内容,佛陀称之为“心学”——了解心。

通过学习“心学”,我们了解什么样的心属于善心,什么样的心属于不善心。什么样的心适合修习用于休息的禅定,什么样的心适合修习毗钵舍那。心学明白后,就会得到正确的心,具备正定,也就是契入中道的心。

修行纯粹是心的工作,而不是身的。修行分为两种:第一种是为了让心获得休息,休息之后会有力量;第二种修行并非为了让心休息,而是为了让心聪明。

两种修行都有利益。用于让心休息的修行会为世间生活带来好处:工作疲惫不堪,回家后精疲力竭,如果修习第一种禅定,可以让心恢复力量,获得滋润而精神焕发;修习毗钵舍那开发智慧之后,心会疲惫,如果能够修习第一种禅定,心能得到休息,会有力量。因此先学习第一种禅定的修行方法。

第一种禅定的诀窍在于快乐。心之所以散乱到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心,一会想这件事、一会想那件事,是为了寻找让它快乐的事物。

跑去看色,有一丁点快乐,但不够,就跑去听声音;听到声音,得到一丁点快乐,仍然不够,就跑去尝味道;吃到美食也只有一丁点的快乐,依然不够,就跑去闻气味;闻气味得到的快乐也只有一丁点,依然不够,就跑去想让自己有快乐的事。

这还不包括——看色的时候,有时看到不漂亮的;闻味的时候,有时闻到不香的;尝味的时候,有时吃到不好吃的……心会不断迷失,窜去六个根门寻找快乐。寻找不到快乐,就会不断散乱。

大家感觉到了吗?当阅读自己喜欢的书时,阅读后有快乐,就会有禅定;做喜欢的工作,就容易有禅定,心不会想别的。为什么会有禅定?因为喜欢,做了以后有快乐。这就是“快乐能够生起禅定”的例子。

原则是:快乐是生起禅定的近因。若想修习第一种禅定,让心宁静于单一的所缘来获得休息,就找一个喜欢的所缘作为诱饵。因此,首先选择所缘,心与它在一起会有快乐。第二,觉知所缘的心一定要轻松,舒服,有快乐。

举个列子,比如我们希望孩子待在家里,不到外面惹事,该怎么做?就在家里放置孩子喜欢的事物,把他喜欢吃的食物放在家里,把他喜欢的玩具放在家里,小孩就不会跑去外面,心甘情愿待在家里而没有任何强迫。如果孩子喜欢吃冰淇淋,就把冰淇淋买回来放在家里。但强迫小孩吃冰激凌:用绳子绑着他,手拿皮鞭守在旁边,警告说‘现在必须吃冰淇淋,不准去外面’。小孩是不会想吃的。因此,重点有二:第一,选择的所缘一定是心喜欢的,让心有快乐。第二,觉知所缘的心一定要轻松、快乐、没被打压。一旦两个快乐相遇,心会自然宁静下来,不再跑去别的地方。

举个例子,假设念诵有快乐,每个人选择的内容可以不同:有人忆念佛陀会有快乐,就念诵“佛陀、佛陀”;有人想到法之后会快乐,念诵“法、法”也行;如果想到众多圣者的美德与善行,他们领悟了法然后将佛法代代弘传。想到圣者会心满意足、法喜充满,可以念诵“僧、僧”;大部分中国人信奉观音菩萨,忆念观音菩萨会有快乐,观音菩萨慈悲救渡众生,这样念诵观音圣号或赞颂观音菩萨的相关经文也行;如果不喜欢念诵“佛、法、僧”等与宗教有关的内容,但是喜欢玫瑰,每次看见玫瑰都有快乐,可以念诵“玫瑰、玫瑰”,越念诵就越快乐,越快乐越愿意与“玫瑰”在一起,不会跑到别处。

别以为训练心修行,念诵内容必须与佛教有关,并非如此。念诵后心有快乐的,都可以用,内容不限。核心在于:第一,选择的所缘是心喜欢的,如果观呼吸有快乐,就观呼吸;如果经行有快乐,越经行越快乐,心就不想跑到别的地方;谁喜欢喝百事可乐,每次想要到百事可乐都会快乐,也可以念诵“百事可乐、百事可乐”;如果念诵“白茶”会有快乐,就念诵“白茶、白茶”;念诵“红茶”有快乐,就念诵“红茶、红茶”,什么都行。

关键在于选择的所缘让心产生快乐。假设这瓶水代表我们选择的心喜欢的所缘,比如呼吸、念诵,我们的职责是带领轻松快乐的心,与其轻松快乐的在一起。如果心与所缘在一起,打压力度太强(老师演示),就没有快乐,不会宁静。如果这是心,这是所缘,让心待在这里(老师演示),一旦心跑掉,带心轻松地回来,再次跑掉,再次带心回来快乐地与所缘在一起,心才会慢慢有快乐。不要打压或强迫心和所缘始终在一起,心与所缘在一起一段时候跑去别的地方,也不批判或指责,只要再次轻松带领心与所缘快乐舒服地在一起即可。

以上没有提过极力使心宁静。有的只是以轻松快乐的心去与一个让心有快乐的所缘待在一起。如果一开始就期待宁静,一动手就打压,心不可能有宁静的一天。

大家一定要记住:快乐是禅定生起的近因。

难吗?如果抓住要领,不难的。平时修习之后,为什么无法宁静?因为一开始就在打压心,希望它宁静,一开始就错了,结果是不会宁静的。因正确,果才正确;因错,果肯定错。宁静的心是源于正确的因。正确的因即快乐——选择的所缘是喜欢的,心觉知后会有快乐;觉知所缘的心是轻松舒坦的,没有被打压。

看到了吗?只是听到老师讲解,很多人的心就有快乐涌现。感觉到了吗?当下没有做什么,心都有宁静。为什么心没有四处跑动?因为当下有快乐。一定要亲自体验:当下一刻心有宁静,当下一刻心有禅定,并没有打压。感觉到了吗?简单吗?

第二种禅定,修起来也不难。训练之后,心变成知者、觉醒者、喜悦者,第二种禅定是用来修习毗钵舍那——开发智慧以便使心聪明起来的禅定。

修行的方法仍然可以使用原先的所缘,用“白茶”的依然用“白茶”,用“红茶”的依然用“红茶”,用“玫瑰”的依然用“玫瑰”,用“佛陀”的依然用“佛陀”。带领心轻松快乐的与所缘在一起,一段时间后,心会像修行第一种禅定时一样跑掉——跑去想的瞬间,要及时知道‘跑去想了’,已忘了所缘。

修习两种禅定的相同之处在于:心与所缘快乐地在一起。

修习第一种禅定时,当心离开所缘,我们没有批判或指责,只需再次带心回来快乐地与所缘在一起;修习第二种禅定时,心同样快乐地与所缘在一起,迷失去想了,要及时知道当下‘迷失去想了’,忘了所缘了。

修习第一种禅定的重点放在所缘。修习第二种禅定的重点在于及时知道‘心跑掉’。第二种禅定的所缘仅是参照物,让我们知道当下一刻心跑掉了,觉知所缘的心同样是快乐的,心处于觉知、觉醒、喜悦的状态,随时准备照见境界或状态的变化。第二种禅定的近因是:及时知道心的跑掉。

要不要试试?来玩一玩!别认为我们是修行人,我们只是学生,来学习“心”。先选择一个念诵内容,念诵后要有快乐,并非必须是“佛陀”。早上老师见大和尚,大和尚问老师要喝红茶还是白茶?现在老师想到早上在大和尚那里喝到的红茶太香,一想到就快乐,因此老师选“红茶”。大家如果今天早餐吃的炒蛋特别美味,想到炒蛋就有快乐,可以选择“炒蛋”,什么都行。

但是禁止选择不喜欢的内容。禁止选择会鼓动烦恼习气的内容。假设我们刚得知老公有了外遇,每次想到老公都会怒气冲天,这时禁止念老公的名字。大概能明白吗?

老师选的是“红茶”,所以会在心里默念“红茶”,念诵的心也要快乐,轻松自在,没想得到什么,也没有任何期待——心必须这样或那样。大家小时候念过乘法口诀吗?“一一得一、二二得四”,念乘法口诀时,东看看、西看看,只是平常人,心没有任何所求,念的时候是轻松快乐、津津有味的。就以小时候念乘法口诀的心来念“红茶、红茶”,一段时间后,心会迷失去想别的,想家庭、想工作,要及时知道“哦!迷失去想了。”然后再次用念乘法口诀时的心念诵“红茶、红茶”。目标是为了及时知道‘心跑去想了’,忘记“红茶”了。

好,大家试一试。(众学员双手合十)不可以这样,已经错了,为什么一开始就要这样?小时候念诵乘法口诀要双手合十吗?一开始就打压心,没有快乐。别一开始就装修心,心是怎样的就怎样,无需压制。念的时候,要有快乐,“红茶、红茶、红茶”。好,开始。

(约一分钟后)好,够了。谁看到心迷失跑去想了,请举手。看见这个才称为“修行正确”,看到‘心跑掉’的次数越多,越厉害,看到‘跑去想’的次数越多越好。

感觉到了吗?当下大部分人的心是轻松舒服的,会有一丁点快乐,并没有任何打压,这样的心本身带有觉知,并没有呵护。现在变了,感觉到了吗?快乐灭去,变成没感觉——不苦不乐。有的人快乐又再呈现。有的人迷失去想。有的跑过来看老师。正确的心就会“看到”这些。

如果修行时,沉重、紧绷、憋闷、迟钝、昏沉,不可能看到这些。以上是第二种禅定的例子——心成为知者、观者。感觉到了吗?它极其普通。比想象得简单。我们每次想到修行,都想像它是非常特殊与深奥的,是难以达到的境界,一定要做非常复杂和艰难的事才能见法开悟。

不是!

法是平常、普通的,看到名色、身心的平常状态。如果想要看到普通、平常的状态,心一定也要平常、普通。无需装饰成为这样或那样。

大家试着笑一笑。笑的时候,要感觉内心仿佛有一朵花在慢慢开放。当下的心是清凉的、快乐的,当下的心有相当程度的觉知。笑的时候,让嘴巴彻底张开。张嘴笑的人能够感觉嘴巴在动吗?这就是觉知,对吗?不是用眼睛看,我们不是鬼,嘴巴并没长到眼睛看得到。笑的时候,能感到这里的肌肉在动,这是一种感觉,一种觉知,是用心在看。

请大家把手举起来,无需用眼睛看手。甩手,像小时候玩耍一样地甩手,感觉到了吗?心有快乐,很放松。感觉到了吗?有某些东西动来动去,“重量”荡来荡去。是以什么在知道?以心在知道。需要用眼睛去看吗?不需要。这就是‘以心觉知身动’的正确方法。

大家把手放在背后,玩一样地握拳、放掌,感觉到了吗?什么在动?需要用眼睛看吗?这就是感觉身动。修习隆波田动中禅,心是这样的吗?绝大部分不是。修行之后,心是沉重的。

大家能开始体验到——对错在于心,而非在于动作是否正确吗?只有心正确,觉知才是正确的。如果没有觉知身体(观身),还可以觉知什么?观心也可以,观感受也行。比如:当下的心轻松舒服,对吗?它是一种感觉,当我们感到这种感觉时,需要做什么?只是感觉就行,并没有紧盯,对吗?平常观心时,会怎么做?送心下去观,对吗?因为害怕看不清楚。这就已经错了。

记住:无论观身还是观心,就只是觉知。必须先会觉知,才会修行,才会拥有正确的禅定,步入中道——准备好开发智慧的心。

法,简单吗?很简单。只是大家学习之后未能掌握核心。事实上,每个部分的核心只有一点,比如快乐是生起禅定的近因。播种正确的因,就会获得禅定。如果及时知道‘心跑掉’、‘心迷失’,第二种类型的禅定就会生起。

今天上午先讲这些,谁觉得什么也没听懂?谁感觉大概能听明白?请举手。哦,非常感谢!接下来,老师大概还有六七分钟回答问题,有要提问的吗?   当下大家成了迷失的人,坐着不知道,呼气不知道,吸气也不知道,有的注意力跑来这里,有的跑去那里。犯了第一种类型的错,也就是迷失到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心而忘了自己。能够阻止吗?阻止不了的,这是自然天性。


问答篇

学员1:去年五月去泰国参加禅修,老师指导说,心并非必须是好的。回到国内开始慢慢尝试,看到自己的心有很多状态,不善心较多,自己允许这些状况发生,一段时间后感觉整个人开始轻松,再也无需把自己装饰得特别好、让别人认可的状态。现在感觉自己好像有提前紧盯的症状,请老师指导。

老师:你的修行整体而言进步很大。禅定越来越正确,在没有呵护的情况下,心越来越多地一个片段一个片段成为知者、觉醒者、喜悦者。不错。

学员1: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?

老师:现在有职责去观心工作,现在的心会教我们法。心会从“无常、苦与无我”的任何一个角度来教法。慢慢去观照,你也许习惯于照见它们在自行运作。

学员1:对。

老师:你就这样观照,时间一久就会照见:心不是“我”。

学员1:好的,没什么问题了,感恩老师!   学员2:老师好。我刚接触佛法不久,以前觉得禅宗深奥难懂。今年九月去九华山参加四念处禅修,感觉很轻松,所以这次也来参加课程。我想请问老师,如何增长信仰?因为感觉信仰增强后,持戒、精进也会更强。

老师:凡夫的信仰是无常的,起起伏伏。有些时段强,对法兴趣非常浓厚,有些时段变淡。我们会发现善法也是生了就灭,心并非真可以掌控。我们想让信仰坚定,没有任何动摇,但依然会动摇,因为它不是“我”——可以从无法掌控的角度去看待。

修行人需要自助。否则一旦信仰下降,非常多的不善法就趁虚而入,从而延缓修行进程。我们要不断提醒自己:今天也许是今生最后一天,也许是最后一天听法,最后一天修行;睡觉之前提醒自己:也许今天睡着,明天再无法醒来;不断提醒自己:未来,老在等着我们,病在等着我们,死亡在等着我们。每天这样提醒,才不会疏忽大意。

除此之外,我们看看自己做了什么之后,信仰会增长。老师举个自己的例子:老师以前也对法有兴趣,但心在有些时段会懈怠,有些时段会放逸,老师使用的对治方法是——每次出现这样的状况,就去印度。老师去佛陀的出生地、成佛之地、初转法轮地、般涅槃的地方,游完圣地之后心满意足。回来能够精进用功大概三四个月。但并不是每个人必须去印度。如果最近非常懈怠,也可以阅读佛陀或圣弟子的传记,读完后有了动力。比如了解到在见法开悟前,他与我们一样是居士,同样要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,透过自己的坚忍不拨,终于见法,收获生命的喜悦。我们就会有信心继续迎接生活的挑战。

我们也可以结交对学法修行有兴趣的人,在同参道友精进用功时,自己也不敢懈怠。大概能帮上什么忙吗?

学员2:谢谢老师,很有启发。   学员3:您好!我去年有去泰国参加禅修,想请老师开示现在的修行以及往后应该如何用功?

老师:事实上,你比以前有进步,觉知有增多。感觉到了吗?心与以前不同。现在这个阶段是否感觉全世界都处于熟睡中?此前我们自己也是睡着的。可怜吗?学法已经来到今天这个阶段很好。继续听法,用功,各种美德会慢慢增长。你并没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,有的只是要用心持戒,持续觉知自己,观照身心工作。

现在时间到了,拖堂八分钟,非常抱歉。下午再见,待会吃饭或有空的时候,可以继续“红茶”、“白茶”或其他,无需一直念诵,念诵五分钟、十分钟,然后休息一下,在闲暇无事时再次念诵。

随喜在座的每一位。

(全文终)

Qrcode for iDhamma.png
主题: 中文书籍 · 阿紫翻译 · 中文字幕 · 法谈摘录
法语微言 · 学篇 · 戒学篇 · 心学篇 · 心念处篇 · 身念处篇 · 慧学篇 · 五蕴篇 · 奢摩他篇 · 毗钵舍那篇 · 觉性篇 · 四圣谛篇 · 八支圣道篇 · 解脱篇
首页 · 历届中文 · ไทย · EN课程总览
中国 C:1 · 2 · 3
泰国 T:1 · 2 · 3 · 4 · 5 · 6 · 7 · 8 · 9 · 10 · 11 · 12 · ☆第13届泰国四念处课程实录
大马 M:1 · 2
远程 E:1 · 2 · 3 · 4 · 5 · 6 · 7
日常 D:2013 · 2014 · 2015 · 2016 · 2017 · 2018 · 2019 · 2020 · 2021 · 2022 · 2023 · ☆2024年度最新视频回放
注:C-国内 · T-泰国 · M-大马 · E-远程 · D-日常 · 帮助文档


媒体平台
法堂直播 · 法藏资源 · 法宝云盘 · 法讯互助 | 公号:禅窗 · 甘露雨 · 指月录 · 当下就启程吧 · Go Sati
全球: 解脱园 · 甘露雨 · 甘露雨APP · 千聊 · 四念处Podcast-中 · Podcast-EN · Podcast-ไทย · 四念處學會| 海外: YT·Audio-中 · YT-中· YT-ไทย · YT-EN · FB-中 · FB-ไทย · FB-EN · 靜慮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