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觉性 以安住且中立的心 照见身心的实相
จิตคือพุทธะ-《即心即佛》-隆波敦长老 朗读-阿姜给尊者
ยินดีต้อนรับเข้าสู่ นิมฺมโล.คอม
欢迎来到 nimlo.com
相关开示
隆波帕默尊者
法談摘錄 2018年6月16日
編譯|禪窗
佛陀教導說:
對於苦,要「知道」。
徹知到「苦」以後,
便會匯聚於「知者之心」,
接下來就會發生——
放下知者,
即心放下「知者之心」。
「知者之心」有其特徵:
它是顆狀的、粒狀的(範圍),
仍有處所可以駐足:
有來有往、有生有滅、有所造作。
「知者之心」仍是有所造作的,
造作什麼呢?
造作好,而不是造作惡。
何時心徹見了「知者之心」,
它就會放下。
「知者之心」便灰飛煙滅,
取而代之生起的是:
純凈的「知元素」。
大乘佛教或是禪宗認為:
純凈無染的知元素,即是佛性,
此佛性人皆有之,本自圓成。
只不過它是被煩惱、被漏煩惱、
被無明所包裹著。
如上所言的人,
如果不是在憑空想像,
那麼就是真的有所親見。
同樣地親見到:
心正被漏煩惱所包覆的狀態。
以及親見到:
那個包覆的外殼分崩離析,
於是心變成了無邊無際的心,
不再是「顆」與「粒」。
心無處可安,
無來無去,滲透在萬物中,
彌漫於宇宙,無處不在,
無須來亦無須去。
如果對此想要了解更多,
可以查閱相關書籍,
黃檗禪師的《傳心法要》
有很多這方面的內容。
隆布敦長老也曾有選擇地拿來教導,
書名是《即心即佛》。
《即心即佛》的開篇,
就是黃檗禪師的開示。
隆布敦長老的教導
為何與黃檗禪師的相似呢?
因為長老說:
黃檗禪師的表述非常到位。
長老修行以後的領悟
與黃檗禪師的教導如出一轍。
既然黃檗禪師的闡述非常到位,
長老就借來一用了。
這並不是長老在照本宣科,
而是因為長老洞悉到了真相,
這才取用的。
早在閱讀黃檗禪師的著作之前,
隆布敦長老就已經開示過了
「心的聖諦」。
禅窗翻译组声明
由于受到语言以及个人修证水平所限,跨越语种后很难如实还原隆波帕默尊者的本意。译作若有任何不精准之处,完全归责于我们,欢迎大家不吝指正。

首页 · 历届中文 · ไทย · EN课程总览 | |
---|---|
中国 | CHN:1 · 2 · 3 |
泰国 | THA:1 · 2 · 3 · 4 · 5 · 6 · 7 · 8 · 9 · 10 · 11 · 12 · ☆第13届泰国四念处课程实录 |
大马 | MYS:1 · 2 · 3 |
台湾 | TWN:1 |
新加坡 | SGP:1 |
远程 | E:1 · 2 · 3 · 4 · 5 · 6 · 7 · 8 · 9 |
日常 | D:2013 · 2014 · 2015 · 2016 · 2017 · 2018 · 2019 · 2020 · 2021 · 2022 · 2023 · 2024 · ☆2025年度最新视频回放 · 本年网盘 |
注:CHN-国内 · THA-泰国 · MLY-马来西亚 · 台湾-TWN · SGP-新加坡 · E-远程 · D-日常 · 帮助文档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