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觉性 以安住且中立的心 照见身心的实相

T7.5《何为修行》-隆波帕默尊者-2017年8月13日A:修订间差异

来自法藏
(创建页面,内容为“{{页面横幅}} center {{课程导航}}”)
 
无编辑摘要
第1行: 第1行:
{{页面横幅}}
{{页面横幅}}
[[文件:T7.5《何为修行》-隆波帕默尊者-2017年8月13日A.mp3|center]]
[[文件:T7.5《何为修行》-隆波帕默尊者-2017年8月13日A.mp3|center]]
《何为修行》A
隆波帕默尊者
泰国解脱园寺 2017年8月13日A
中国人看起来很用心,兴致也很高。学法的兴致很高是非常好的,懒懒散散就不好了。但是在隆波看来,中国人的弱点是想得太多,喜欢问问题。
事实上,法无法依靠思维来学习,也不能依赖于去询问别人。
真正的学法是透过探究自己——慢慢的体会自己的身与观察自己的心——来学习的。要洞悉身与心的实相,它们真的是我吗?我们真能指挥它们吗?它究竟是快乐的还是痛苦的?在实际的情形之中观察,才能被称为“修行”。假如只是坐着思维和分析,那并不是修行,只会让心更散乱。所以,要不断地自我探究、不断地自我观察,这样才称之为“修行”。
这个身体呼气,觉知自己;这个身体吸气,觉知自己;这个身体行、住、坐、卧,觉知自己;身体动、身体停,觉知自己。苦、乐生起在身,觉知自己;苦、乐、不苦不乐生起于心,也觉知自己。心中生起善法,比如有觉性、有智慧、有信仰的时刻,觉知;心中生起贪、嗔、痴等不善法时,也觉知。
不断地这样觉知,不停地这样探究,就会看见身与心的实相——此身不是“我”,只是我们临时从世间借用的一堆物质。比如,我们吃进去的食物是世间的物质,我们呼吸的空气、喝的水,也是世间物质。我们把这些物质放入身体,又排泄掉一部分。物质元素不断在体内新陈代谢,一旦新陈代谢停止,身体就会消亡。如果只吸气而不呼气,身体会消亡;只进食而不排泄,身体也会消亡;喝水之后如果排不出去,身体就无法维持。因此,我们的身体只不过是从世间临时借用而已。
学法就是从事实与实相之中学习。实相就呈现在此身、呈现在此心。我们要不断地观下去。
心充满了无常,始终在变——眼睛看见色,我们的心会变;耳朵听到声音,我们的心会变;鼻子闻到气味、舌头尝到味道、身体去接触,心同样会变;当我们的心跑去“想”,心也会变。因此,心一直处于变化之中。
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心接触所缘时,心不停地变化——时苦、时乐、时好、时坏。不断地观察和体会就可以发现,我们无法指挥让心只有快乐,也无法禁止心去痛苦;我们无法指挥与命令心一直是好的,也无法禁止让心变坏。反复的探究身心的实相——身不是“我”,是世间的资产,只是被借来暂用的;心也无法被操控,并不真在我们的掌控范围之内,而是始终处于动荡变化之中。
当我们看见它们处于动荡变化之中时,称之为照见“无常”;看见我们掌控不了它们,称之为照见“无我”。如果常常看见身和心的实相,最后,心会发生质的变化。比如,原先我们活在迷梦中,误以为身体是“我”,是属于“我的”,稀里糊涂地拼命寻找快乐,一生几乎没有喘息之时,拼命在寻找快乐、逃离痛苦。可是智慧一旦生起,看到快乐是临时的,拼命找到也不过如此,不久便又消失,接下来又要再去寻找别的快乐,这个生命也未免太过于疲惫了,因为它想要获得快乐或讨厌痛苦。
事实上,痛苦也是无常的,没有哪种痛苦是永恒的。比如有人失恋,感觉世间一片灰暗、了无乐趣,活不下去,自认为要痛苦一辈子——其实这不是真的,只会发生在小说里。实际上,失恋的痛苦是临时的,什么都不用做,它很快也会变成“过眼云烟”。
如果心愿意接受“痛苦只是临时的”之实相,那么当痛苦生起时,心不会焦躁不安。痛苦尚未来临时,心也不担心痛苦将至。这样的心是舒坦的,将会契入真正的宁静与祥和——不对快乐感到饥渴,也不讨厌与害怕痛苦,于是心就拥有了快乐与宁静。
当我们洞悉到身的实相与心的实相,接下来,心契入真正的寂静与祥和,这是源于洞见到身与心的实相而获得的宁静,这种宁静就是涅槃。
涅槃的特性是寂静。涅槃拥有宁静的特性——宁静于烦恼习气;何时心无烦恼习气,何时就会照见涅槃。涅槃宁静于挣扎与造作,何时心摆脱了挣扎与造作,何时就会看见涅槃。涅槃宁静于一切挣扎、宁静于烦恼习气、宁静于苦。从此,再也没有苦在心中生起,因为心苦是源于“想要”。
观察看看这是“真的”或“不是真的”?当“想要”生起时,苦即刻紧随而至。世间不修行的人会觉得——有“想要”的时候还不苦,没有如愿以偿才会苦;如愿以偿了就会快乐。他们只能认知到这种程度。然而不停的修行则会发现,何时有了“想要”,何时就立即有苦。
比如只是想要中奖、中彩票——中国有吗?同样也有,是吗?泰国的彩票是师承于中国。中国人是泰国彩票的发行人,泰国人跟着就玩起来。比如想中彩票,心就已经坐立不安——不停地查找绝杀号码,这里求仙拜神,那里求爷爷告奶奶,或者去刮树。泰国人喜欢刮树皮,用手指刮、刮、刮,在上面涂上面粉,再看会出现什么数字。这不是教中国人以这种方式去找彩票号,而是想说:何时想中彩票,何时就已经开始苦了。如果中了头彩,发财得了几千万,又是另一种形式的苦——赫然发现自己的亲戚多如牛毛。原先没什么亲戚,一旦中彩票有了很多钱,亲戚骤然猛增,每个人都来问你拿钱,你怕他们,于是又没有了快乐;也有人害怕劫匪绑架自己孩子来敲诈勒索,根本无法感到快乐。
因此,“想要”生起的一刹那,苦就接踵而至——无论是否如愿以偿,都会苦;即使如愿以偿,也照样苦。
有一次,隆波去顶礼隆布信长老,碰到一位女众将一堆香烛运到山顶,还有很多工人帮忙抬,声势浩大。隆波觉得她乐善好施,拿那么多香烛来供养长老,结果她是带香烛来请长老开光的。
她说:“每天早上要在店门口点香烛,这样顾客会很多。请求长老帮忙开光加持!让我可以发财!发大财!大大地发财!”
于是长老提醒她:“太富了会苦的,强盗也会来。”
“噢,不要!不要!请进一步加持,同时兼备防盗功能。”
有用香烛防盗的先例吗?哪里的强盗会怕香烛呢?强盗又不是苍蝇。
心有贪欲,就会不停地徘徊在饥饿中。一开始是饥饿于想发财;一旦被提醒发财了也许坏人会来,又继续饥饿于——让坏人别来。不断地乞求这个、那个,这并不是佛教徒。这样的心已被贪欲——想要——给控制了,饥饿不已。
饥饿的心,是痛苦的心;而有“想要”的心,就是饥饿的心。想要看色,是饥饿于色;想要听声音,是饥饿于声音;想闻到气味、品尝味道、想得到身体的触、想得到心方面的让心有快乐的所缘,这样的心始终处于饥饿之中。心一旦饥饿,就会挣扎,这样的心毫无快乐可言。无论是否如愿以偿,只是有“想要”,就已经苦了。
我们就这样不断地探究实相,实相便层层浮出水面。越多了解实相,就越多地离苦,我们也越来越接近问题的源头——是“想要”让我们有苦。
因此,我们要不断、不断地观察自己。修行就是探究自己,观察与体会自己——不断地探究身的实相、心的实相。不用问别人,并不是见了隆波就非问不可,否则仿佛亏本似的。唉,这样想已经亏本了——心有贪欲,想要问却没看到“想要”。我们没看到烦恼习气,没看到“想要”已经生起, 想要和隆波互动,想要询问隆波。还有人想要成为隆波的贴身弟子,到处宣称自己是隆波的关门弟子。那全是撒谎!亲近什么?大家都只是早上看到隆波,之后隆波就回寮房了。没有谁能进入隆波的寮房,只有一个人,也就是阿姜宋彩尊者,他会去做做卫生之类的,其他人从未进去过。因此,没有谁是特殊的、和隆波特别亲近,没有。有人很饥饿,想成为很特别、很特殊的人,如果没有成为,就会生气。
要不断地观察与体会自心,进而生起智慧,届时我们就会明白,每一次有“想要”,每一次都有苦;接下来进一步去观察,让智慧越发增长。比如:世间人缺乏智慧,认为只是“想要”并不会苦,“想要”而未如愿才有苦。而我们看到,有了‘想要’,心就挣扎,就已经苦了。随着深入修行,越来越多的看到实相——仅只是“想要”,不管是否如愿,就已经苦了;继续修行下去则发现不管有没有“想要”,身与心本身就是苦。
无论有“想要”还是没有“想要”,身与心本身就是苦——这是高阶的法。如果照见到这个程度,就已经接近证悟阿罗汉。
一旦看到身是苦,心会放下身,不再执着身体,我们就不会因老、病、死而苦,因为老、病、死是属于身体的事。这是属于三果阿那含圣者的境界——不再执着于身。如果不再执着于心,由于已经彻见心本身是苦,所以不再执着了,那是属于阿罗汉的境界,苦的终点便在此处。
因此,对于“想要”的洞察是有次第的——一般人“想要”却不自知‘想要’。没有如愿以偿就觉得苦;而我们有了“想要”,知道有“想要”,并且发现,每一次有“想要”,苦就会生起。接下来深入修行就照见——有身,就已经有苦;有心,也已经有苦。无论有没有“想要”,苦已经存在于身、存在于心。洞悉到这个程度,就再不执着于身,也再不执着于心。
照见身与心的实相——它们本身即是苦,称之为“无明已被彻底摧毁”!无明就是不知道事实,不知道实相,不知道真理。实相就是——身心本身即是苦。因为不知道实相,心会不时地生起“想要”。一旦有了觉性,及时知道“想要”,“想要”就会灭去。但由于我们的无知,“无明”依然存在,因为尚未彻底明白身心的实相,很快地,“想要”又再次生起。一旦再次知道它,“想要”又再次灭去,但过了一会儿,“想要”又会生起。
所以,要想永远离苦,就一定要清除“不知道身与心的实相”的无明。如果明白了身与心的实相——身心本身即是苦,那么“想要”就再不会生起。因此,若有了“明”,就是消除了“无明”,彻底消除了对于“四圣谛”的无知,欲望或“想要”就再不会生起。
一旦没有欲望,心苦自此一扫而空。心苦再不会生起。所以,修行的最高目标就是彻见到身与心本身即是真正的苦。
在起步阶段,要不断地觉知身与觉知心,起先我们会觉得身体是“我”,是“我的”;心是“我”,是“我的”。在训练的初阶就是这种感觉。感觉到了吗?这是我的身体;这个心——感觉也是我。一会儿我苦,一会儿我乐,等等的。一旦频繁修行,事实就渐次地清楚呈现:身与心都不是“我”,而是世间的资产。当洞见到“身与心,均非我”的实相,这是属于初果须陀洹圣者的境界。
初果须陀洹圣者已经彻见身心不是“我”。然后,继续不断地探究身与心到某一点,待到智慧逐渐圆满,即会照见“身体本身就是苦”的实相。身体除了不是“我”之外,它本身还是苦。这个身体始终被苦逼迫着——呼气苦,吸气也苦,行、住、坐、卧全都是苦——坐着苦,坐久了会酸,一定要动来动去。身体有的只是被苦一直逼迫着。一旦如是照见,心对身就不再执着。一旦不执取身体,就能够放下身体,就可以证悟三果阿那含。
三果圣者不再执着于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,也不再执着于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,因为这些是透过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去感知的。于是心不会满意于色、身、香、味、触,也不会不满意于色、身、香、味、触。欲界的贪与嗔再不会生起。三果圣者彻底摆脱了欲界的贪与嗔——心再不眷恋于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,也不会对色、身、香、味、触有任何抗拒,这是源于智慧彻见到身体本身就是苦。
继续修行下去,就会彻见心本身即是苦,就会放下心。一旦放下了心,就再没有什么可执着的,苦的终点在此——成为阿罗汉。
因此,修行从体证初果、二果、三果直到四果阿罗汉,全都源于探究身的实相与心的实相。探究身的实相、心的实相——佛陀称之为“修习四念处”或“毗钵舍那的修行”。
精确的词是“毗钵舍那的修行”,“毗钵舍那”由“毗”和“钵舍那”组成,“毗”的意思是“清楚”,“钵舍那”是指“看见”,“毗钵舍那”的意思是“清楚地看见”,也即是看到身和心的实相而已。至于有觉性地不断觉知身与觉知心,则称之为“四念处”。
佛陀开示道:四念处——以觉性紧随着如其本来的觉知身与心,这是离苦与解脱的唯一路。因此,要想成为阿罗汉,就一定要修习四念处,要想证悟初果,也必须修习四念处。
(全文完)
<small>译者声明:由于受到语言以及个人修证水平所限,跨越语种后很难如实还原隆波帕默尊者的本意。译作若有任何不精准之处,完全归责于我们,欢迎大家不吝指正。</small>




{{课程导航}}
{{课程导航}}

2023年2月28日 (二) 16:03的版本

Luangpor Pramote Pamojjo


聞 · 法

《何为修行》A

隆波帕默尊者

泰国解脱园寺 2017年8月13日A


中国人看起来很用心,兴致也很高。学法的兴致很高是非常好的,懒懒散散就不好了。但是在隆波看来,中国人的弱点是想得太多,喜欢问问题。

事实上,法无法依靠思维来学习,也不能依赖于去询问别人。

真正的学法是透过探究自己——慢慢的体会自己的身与观察自己的心——来学习的。要洞悉身与心的实相,它们真的是我吗?我们真能指挥它们吗?它究竟是快乐的还是痛苦的?在实际的情形之中观察,才能被称为“修行”。假如只是坐着思维和分析,那并不是修行,只会让心更散乱。所以,要不断地自我探究、不断地自我观察,这样才称之为“修行”。

这个身体呼气,觉知自己;这个身体吸气,觉知自己;这个身体行、住、坐、卧,觉知自己;身体动、身体停,觉知自己。苦、乐生起在身,觉知自己;苦、乐、不苦不乐生起于心,也觉知自己。心中生起善法,比如有觉性、有智慧、有信仰的时刻,觉知;心中生起贪、嗔、痴等不善法时,也觉知。

不断地这样觉知,不停地这样探究,就会看见身与心的实相——此身不是“我”,只是我们临时从世间借用的一堆物质。比如,我们吃进去的食物是世间的物质,我们呼吸的空气、喝的水,也是世间物质。我们把这些物质放入身体,又排泄掉一部分。物质元素不断在体内新陈代谢,一旦新陈代谢停止,身体就会消亡。如果只吸气而不呼气,身体会消亡;只进食而不排泄,身体也会消亡;喝水之后如果排不出去,身体就无法维持。因此,我们的身体只不过是从世间临时借用而已。

学法就是从事实与实相之中学习。实相就呈现在此身、呈现在此心。我们要不断地观下去。

心充满了无常,始终在变——眼睛看见色,我们的心会变;耳朵听到声音,我们的心会变;鼻子闻到气味、舌头尝到味道、身体去接触,心同样会变;当我们的心跑去“想”,心也会变。因此,心一直处于变化之中。

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心接触所缘时,心不停地变化——时苦、时乐、时好、时坏。不断地观察和体会就可以发现,我们无法指挥让心只有快乐,也无法禁止心去痛苦;我们无法指挥与命令心一直是好的,也无法禁止让心变坏。反复的探究身心的实相——身不是“我”,是世间的资产,只是被借来暂用的;心也无法被操控,并不真在我们的掌控范围之内,而是始终处于动荡变化之中。

当我们看见它们处于动荡变化之中时,称之为照见“无常”;看见我们掌控不了它们,称之为照见“无我”。如果常常看见身和心的实相,最后,心会发生质的变化。比如,原先我们活在迷梦中,误以为身体是“我”,是属于“我的”,稀里糊涂地拼命寻找快乐,一生几乎没有喘息之时,拼命在寻找快乐、逃离痛苦。可是智慧一旦生起,看到快乐是临时的,拼命找到也不过如此,不久便又消失,接下来又要再去寻找别的快乐,这个生命也未免太过于疲惫了,因为它想要获得快乐或讨厌痛苦。

事实上,痛苦也是无常的,没有哪种痛苦是永恒的。比如有人失恋,感觉世间一片灰暗、了无乐趣,活不下去,自认为要痛苦一辈子——其实这不是真的,只会发生在小说里。实际上,失恋的痛苦是临时的,什么都不用做,它很快也会变成“过眼云烟”。

如果心愿意接受“痛苦只是临时的”之实相,那么当痛苦生起时,心不会焦躁不安。痛苦尚未来临时,心也不担心痛苦将至。这样的心是舒坦的,将会契入真正的宁静与祥和——不对快乐感到饥渴,也不讨厌与害怕痛苦,于是心就拥有了快乐与宁静。

当我们洞悉到身的实相与心的实相,接下来,心契入真正的寂静与祥和,这是源于洞见到身与心的实相而获得的宁静,这种宁静就是涅槃。

涅槃的特性是寂静。涅槃拥有宁静的特性——宁静于烦恼习气;何时心无烦恼习气,何时就会照见涅槃。涅槃宁静于挣扎与造作,何时心摆脱了挣扎与造作,何时就会看见涅槃。涅槃宁静于一切挣扎、宁静于烦恼习气、宁静于苦。从此,再也没有苦在心中生起,因为心苦是源于“想要”。

观察看看这是“真的”或“不是真的”?当“想要”生起时,苦即刻紧随而至。世间不修行的人会觉得——有“想要”的时候还不苦,没有如愿以偿才会苦;如愿以偿了就会快乐。他们只能认知到这种程度。然而不停的修行则会发现,何时有了“想要”,何时就立即有苦。

比如只是想要中奖、中彩票——中国有吗?同样也有,是吗?泰国的彩票是师承于中国。中国人是泰国彩票的发行人,泰国人跟着就玩起来。比如想中彩票,心就已经坐立不安——不停地查找绝杀号码,这里求仙拜神,那里求爷爷告奶奶,或者去刮树。泰国人喜欢刮树皮,用手指刮、刮、刮,在上面涂上面粉,再看会出现什么数字。这不是教中国人以这种方式去找彩票号,而是想说:何时想中彩票,何时就已经开始苦了。如果中了头彩,发财得了几千万,又是另一种形式的苦——赫然发现自己的亲戚多如牛毛。原先没什么亲戚,一旦中彩票有了很多钱,亲戚骤然猛增,每个人都来问你拿钱,你怕他们,于是又没有了快乐;也有人害怕劫匪绑架自己孩子来敲诈勒索,根本无法感到快乐。

因此,“想要”生起的一刹那,苦就接踵而至——无论是否如愿以偿,都会苦;即使如愿以偿,也照样苦。

有一次,隆波去顶礼隆布信长老,碰到一位女众将一堆香烛运到山顶,还有很多工人帮忙抬,声势浩大。隆波觉得她乐善好施,拿那么多香烛来供养长老,结果她是带香烛来请长老开光的。

她说:“每天早上要在店门口点香烛,这样顾客会很多。请求长老帮忙开光加持!让我可以发财!发大财!大大地发财!”

于是长老提醒她:“太富了会苦的,强盗也会来。”

“噢,不要!不要!请进一步加持,同时兼备防盗功能。”

有用香烛防盗的先例吗?哪里的强盗会怕香烛呢?强盗又不是苍蝇。

心有贪欲,就会不停地徘徊在饥饿中。一开始是饥饿于想发财;一旦被提醒发财了也许坏人会来,又继续饥饿于——让坏人别来。不断地乞求这个、那个,这并不是佛教徒。这样的心已被贪欲——想要——给控制了,饥饿不已。

饥饿的心,是痛苦的心;而有“想要”的心,就是饥饿的心。想要看色,是饥饿于色;想要听声音,是饥饿于声音;想闻到气味、品尝味道、想得到身体的触、想得到心方面的让心有快乐的所缘,这样的心始终处于饥饿之中。心一旦饥饿,就会挣扎,这样的心毫无快乐可言。无论是否如愿以偿,只是有“想要”,就已经苦了。

我们就这样不断地探究实相,实相便层层浮出水面。越多了解实相,就越多地离苦,我们也越来越接近问题的源头——是“想要”让我们有苦。

因此,我们要不断、不断地观察自己。修行就是探究自己,观察与体会自己——不断地探究身的实相、心的实相。不用问别人,并不是见了隆波就非问不可,否则仿佛亏本似的。唉,这样想已经亏本了——心有贪欲,想要问却没看到“想要”。我们没看到烦恼习气,没看到“想要”已经生起, 想要和隆波互动,想要询问隆波。还有人想要成为隆波的贴身弟子,到处宣称自己是隆波的关门弟子。那全是撒谎!亲近什么?大家都只是早上看到隆波,之后隆波就回寮房了。没有谁能进入隆波的寮房,只有一个人,也就是阿姜宋彩尊者,他会去做做卫生之类的,其他人从未进去过。因此,没有谁是特殊的、和隆波特别亲近,没有。有人很饥饿,想成为很特别、很特殊的人,如果没有成为,就会生气。

要不断地观察与体会自心,进而生起智慧,届时我们就会明白,每一次有“想要”,每一次都有苦;接下来进一步去观察,让智慧越发增长。比如:世间人缺乏智慧,认为只是“想要”并不会苦,“想要”而未如愿才有苦。而我们看到,有了‘想要’,心就挣扎,就已经苦了。随着深入修行,越来越多的看到实相——仅只是“想要”,不管是否如愿,就已经苦了;继续修行下去则发现不管有没有“想要”,身与心本身就是苦。

无论有“想要”还是没有“想要”,身与心本身就是苦——这是高阶的法。如果照见到这个程度,就已经接近证悟阿罗汉。

一旦看到身是苦,心会放下身,不再执着身体,我们就不会因老、病、死而苦,因为老、病、死是属于身体的事。这是属于三果阿那含圣者的境界——不再执着于身。如果不再执着于心,由于已经彻见心本身是苦,所以不再执着了,那是属于阿罗汉的境界,苦的终点便在此处。

因此,对于“想要”的洞察是有次第的——一般人“想要”却不自知‘想要’。没有如愿以偿就觉得苦;而我们有了“想要”,知道有“想要”,并且发现,每一次有“想要”,苦就会生起。接下来深入修行就照见——有身,就已经有苦;有心,也已经有苦。无论有没有“想要”,苦已经存在于身、存在于心。洞悉到这个程度,就再不执着于身,也再不执着于心。

照见身与心的实相——它们本身即是苦,称之为“无明已被彻底摧毁”!无明就是不知道事实,不知道实相,不知道真理。实相就是——身心本身即是苦。因为不知道实相,心会不时地生起“想要”。一旦有了觉性,及时知道“想要”,“想要”就会灭去。但由于我们的无知,“无明”依然存在,因为尚未彻底明白身心的实相,很快地,“想要”又再次生起。一旦再次知道它,“想要”又再次灭去,但过了一会儿,“想要”又会生起。

所以,要想永远离苦,就一定要清除“不知道身与心的实相”的无明。如果明白了身与心的实相——身心本身即是苦,那么“想要”就再不会生起。因此,若有了“明”,就是消除了“无明”,彻底消除了对于“四圣谛”的无知,欲望或“想要”就再不会生起。

一旦没有欲望,心苦自此一扫而空。心苦再不会生起。所以,修行的最高目标就是彻见到身与心本身即是真正的苦。

在起步阶段,要不断地觉知身与觉知心,起先我们会觉得身体是“我”,是“我的”;心是“我”,是“我的”。在训练的初阶就是这种感觉。感觉到了吗?这是我的身体;这个心——感觉也是我。一会儿我苦,一会儿我乐,等等的。一旦频繁修行,事实就渐次地清楚呈现:身与心都不是“我”,而是世间的资产。当洞见到“身与心,均非我”的实相,这是属于初果须陀洹圣者的境界。

初果须陀洹圣者已经彻见身心不是“我”。然后,继续不断地探究身与心到某一点,待到智慧逐渐圆满,即会照见“身体本身就是苦”的实相。身体除了不是“我”之外,它本身还是苦。这个身体始终被苦逼迫着——呼气苦,吸气也苦,行、住、坐、卧全都是苦——坐着苦,坐久了会酸,一定要动来动去。身体有的只是被苦一直逼迫着。一旦如是照见,心对身就不再执着。一旦不执取身体,就能够放下身体,就可以证悟三果阿那含。

三果圣者不再执着于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,也不再执着于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,因为这些是透过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去感知的。于是心不会满意于色、身、香、味、触,也不会不满意于色、身、香、味、触。欲界的贪与嗔再不会生起。三果圣者彻底摆脱了欲界的贪与嗔——心再不眷恋于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,也不会对色、身、香、味、触有任何抗拒,这是源于智慧彻见到身体本身就是苦。

继续修行下去,就会彻见心本身即是苦,就会放下心。一旦放下了心,就再没有什么可执着的,苦的终点在此——成为阿罗汉。

因此,修行从体证初果、二果、三果直到四果阿罗汉,全都源于探究身的实相与心的实相。探究身的实相、心的实相——佛陀称之为“修习四念处”或“毗钵舍那的修行”。

精确的词是“毗钵舍那的修行”,“毗钵舍那”由“毗”和“钵舍那”组成,“毗”的意思是“清楚”,“钵舍那”是指“看见”,“毗钵舍那”的意思是“清楚地看见”,也即是看到身和心的实相而已。至于有觉性地不断觉知身与觉知心,则称之为“四念处”。

佛陀开示道:四念处——以觉性紧随着如其本来的觉知身与心,这是离苦与解脱的唯一路。因此,要想成为阿罗汉,就一定要修习四念处,要想证悟初果,也必须修习四念处。

(全文完)

译者声明:由于受到语言以及个人修证水平所限,跨越语种后很难如实还原隆波帕默尊者的本意。译作若有任何不精准之处,完全归责于我们,欢迎大家不吝指正。


Qrcode for iDhamma.png
主题: 中文书籍 · 阿紫翻译 · 中文字幕 · 法谈摘录
法语微言 · 学篇 · 戒学篇 · 心学篇 · 心念处篇 · 身念处篇 · 慧学篇 · 五蕴篇 · 奢摩他篇 · 毗钵舍那篇 · 觉性篇 · 四圣谛篇 · 八支圣道篇 · 解脱篇
首页 · 历届中文 · ไทย · EN课程总览
中国 C:1 · 2 · 3
泰国 T:1 · 2 · 3 · 4 · 5 · 6 · 7 · 8 · 9 · 10 · 11 · 12 · ☆第13届泰国四念处课程实录
大马 M:1 · 2
远程 E:1 · 2 · 3 · 4 · 5 · 6 · 7
日常 D:2013 · 2014 · 2015 · 2016 · 2017 · 2018 · 2019 · 2020 · 2021 · 2022 · 2023 · ☆2024年度最新视频回放
注:C-国内 · T-泰国 · M-大马 · E-远程 · D-日常 · 帮助文档


媒体平台
法堂直播 · 法藏资源 · 法宝云盘 · 法讯互助 | 公号:禅窗 · 甘露雨 · 指月录 · 当下就启程吧 · Go Sati
全球: 解脱园 · 甘露雨 · 甘露雨APP · 千聊 · 四念处Podcast-中 · Podcast-EN · Podcast-ไทย · 四念處學會| 海外: YT·Audio-中 · YT-中· YT-ไทย · YT-EN · FB-中 · FB-ไทย · FB-EN · 靜慮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