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觉性 以安住且中立的心 照见身心的实相

T6.38《修行要领(上)》-隆波帕默尊者2016年5月14日A:修订间差异

来自法藏
(创建页面,内容为“{{页面横幅}} center {{课程导航}}”)
 
无编辑摘要
 
第1行: 第1行:
{{页面横幅}}
{{页面横幅}}
[[文件:T6.38《修行要领(上)》-隆波帕默尊者2016年5月14日A.mp3|center]]
[[文件:T6.38《修行要领(上)》-隆波帕默尊者2016年5月14日A.mp3|center]]
《修行要领(上)》
隆波帕默尊者 2016年5月14日
中译--禅窗
大部分的人在修行的时候,都会干扰心与造作心。原本是应该“及时知道心的造作”,结果却变成“千方百计地去造作心”。
心若不好,就竭力使其变好;心不快乐,便尽力让其快乐;心不宁静,也努力令其宁静。以为好得久一点,快乐久一点,宁静久一点,应该是不错的。这就是在追求变化的事物,因为快乐、宁静,以及好,并不是恒常的。
我们追求变化的事物,得到之后很快就会失去,无法保有它们。恒常不变的是——实相、真理、圣谛。它们需要以智慧来领悟,而非以禅定来领悟。而若想令智慧生起,又需要依赖于某类禅定。
 
禅定分为几种,有正定与邪定之分。邪定是不含觉性的,打坐之后迷迷糊糊忘了自己,看到鬼、神,看到地狱和天堂,还有人吹嘘看见了涅槃,看见过去与未来,却连当下的名色都没看见。缺乏觉性的禅坐是没有意义的,即便坐一辈子也不会有结果。
正确的禅定是伴随觉性的,分为两种:其一称为“止禅”,即心聚焦于单一所缘。比如与佛号在一起,心不跑到别处;与呼吸在一起,心不往别处跑。伴有快乐、宁静、轻松、法喜的生起,这样的禅定可以用于休息。
修习这种禅定的原则极其简单:以快乐的心,去持续觉知让心有快乐的所缘。
心散乱是因为它缺乏快乐。它跑去看色,希望获得快乐,跑去听声音,希望获得快乐,跑去闻气味、尝味道、感受身体的触感、去想好玩的,都是希望得到快乐。可是快乐永远无法得到满足,只能不断地寻找下去。
去看电影,看完又去听音乐,听完又去找食物,吃完后再与朋友聊天……不断想要得到快乐,最后却是一场空。回到家以后,无精打采,郁郁寡欢,不停寻找快乐,找到最后精疲力竭,还是和从前一样苦闷,就又跑去喝酒。
心不停地寻找快乐,却不会找也从未找到过。依赖于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,以及所思所想,这些全都是无常的、多变的、无法掌控的。到底看到的色是好还是不好,听到的声音是好还是不好,我们全都无法选择。如果将生命的快乐建立在这些事物之上,连门都没有。
倘若真的聪明就会明白:心散乱而无禅定是因为心缺乏快乐,可以找一个让心有快乐的所缘作为诱饵。心就像是顽童,喜欢出去玩耍,如果用铁链把小孩拴在家里,硬是不让小孩出去,他会苦闷。如果在家里放上小孩喜欢的东西——喜欢读书,就在家里放上书,喜欢吃点心,就放上点心。在家里放上他喜爱的东西,他就不再跑出去。
这个心好比是顽童,对所缘充满了饥渴,希望得到这个或那个,却依然找不到快乐,于是不停地四处寻觅。如果我们足够聪明,就会寻找让心感到快乐的所缘,作为临时的家。
需要观察自己在觉知何种所缘之后会有快乐?如果念诵“佛陀”感到快乐,就念诵“佛陀”;有些人用别的也行,比如呼吸——呼气,有快乐;吸气,有快乐,这样也行。而如果是——呼气,苦闷;吸气,苦闷,那就别选择观呼吸,不会宁静的,心一旦没有快乐,就会想逃去别处。有些人观腹部升降后有快乐,有些人经行之后有快乐,要审视自己与什么所缘在一起才有快乐,就选择那一类所缘,一定要懂得选择。
那些会导致破戒与破法的所缘,别碰。比如喝酒以后有快乐,骂人以后有快乐,打牌以后有快乐,钓鱼以后有快乐……诸如此类的所缘是破戒与破法的,会有不善的果报紧随而至,心无法真正宁静。比如有些人偷盗他人财物会有快乐,这样心并不宁静,而会非常散乱。
但是对于懂得布施的人,当想到自己曾以合适的方式帮助过别人,心就会快乐与宁静。或者如果很好地持戒,每次想到持戒了一个月、两个月、三个月,仅仅想到自己很好地持戒,心就快乐起来。
若有时心非常散乱,做什么都无法宁静,烦恼习气显现得格外强烈,就可以思维:生命是不确定的——为什么要爱别人呢?我们不久便会死去,为什么要恨他人呢?不久我们就会死去。这是“死随念”。有人思维死亡以后,心会快乐和宁静,也有人思维死亡以后,心会感到苦闷。如果苦闷,就别继续,一定要观察自己。
 
每个人一定要懂得自己选择——自己与哪种所缘在一起会有快乐,就选择那种所缘。比如,隆波从孩提时代起就修习出入息念。小时候去顶礼隆波李尊者,尊者会把小孩放在自己的膝盖上,教导:吸气念“佛”、呼气念“陀”,然后数“一”……教完之后让回去用功,隆波答“好的!”,并不是口头应付,是真的每天用功。
坐着观呼吸之后,心就有快乐,为什么?小时候坐着观呼吸并没有期待要得到什么,隆波李尊者教导观呼吸,隆波就观呼吸,因为没有任何期待,心很快就宁静下来,宁静之后有快乐,于是爱不释手。之后就精进地观呼吸,每天用功不懈,从不放弃,因为心有快乐。
我们一定要观察自己,而非参考别人。如果别人观呼吸后有快乐,而我们没有,那我们就别选择观呼吸。要选择不违背戒与法,同时让心有快乐的所缘,觉知所缘时,心必须要有快乐。
比如隆波观呼吸之后,心就有快乐。假设观呼吸以后并无快乐,却有想要宁静的贪心。像这样呼气、吸气(隆波演示急促地呼吸),心是不会宁静的,因为没有快乐。所以隆波常说:在开始时,先甜甜地笑一笑。让心先放松,别想得太多——以为修行很难,非得这样或那样,那是自寻烦恼。想得太多就会心烦意乱。
 
修行真的很简单,并没有什么。就是轻轻松松、平平常常地觉知自己。修行原本应该轻松自然地觉知自己,结果绝大部分却变成了自我打压,只剩苦闷。若以苦闷之心去觉知快乐的所缘,不会获得宁静。
修行是一门艺术,如人饮水,冷暖自知。
首先,我们必须懂得选择所缘。第二,懂得以正确的、好的、舒服的心,去轻轻松松地觉知所缘,有的只是快乐和舒坦——以有快乐的心,觉知让心产生快乐的所缘。快乐与快乐相逢,心即刻就会宁静下来。为什么?因为快乐是生起禅定的近因。经典教导道:快乐是生起禅定的近因。而绝大部分人是蛮干式的修行,结果只有苦闷,根本无法入定。因为练习错了,没有事先学习好或者学偏了。
好!甜甜地笑一笑!心情舒坦,要用平常心,要这样来一下(隆波演示深呼吸)。
对!就用当下这样的心!看着身体在呼吸,别期待获得宁静,玩儿一样地觉知,轻轻松松地,立即就宁静了。一眨眼功夫,就会宁静下来。快乐与快乐相逢,禅定便会生起。
这属于第一类禅定,让心获得休息。如果能够做到,那么在工作累的时候——在高压力、高强度的工作面前不知所措时,就可以修自己的禅定,睁眼或闭眼并非重点。
隆波还是居士的时候,工作强度非常高,当时是在国家安全局,工作很繁重,各类资讯庞杂,棘手的问题层出不穷,压力山大。比如,坐等着开会的时候,就自己修行,眼睛是睁开的,其他人并不知道。
无需摆出禅坐的姿势,别以修行来炫耀,否则在未来,他人会对我们要求过高。如果一本正经的禅坐给别人看,未来的某天我们若是生气了,就会遭到指责:“这是怎么修行的?竟然还会生气?”或“怎么修行的?怎么还贪?”即使隆波这样修行也还是被朋友嘲讽:“你怎么修行的,还娶老婆?”隆波会反驳:“我还没修到那个阶段呐”。因此,无需让别人知道我们在修行。
我们自己修行,无需炫耀,轻松而安全。白天上班吃完午饭后,隆波会去经行,就是走去附近寺庙礼佛然后返回。别人问:“去哪里了?”答:“礼佛。”如果只是去礼佛,别人不会说什么,如果看见我们修行,群魔就会出来围攻。因此一定要聪明才能够从魔群里脱险,否则别人会对我们要求过高,那样太累了。
只需要轻轻松松地修行,每天不断地用功。此类禅定用于休息。压力很大时,让心集中下来,即刻就舒坦了。有时候工作赶时间,休息不够就非常累,如果让心集中起来又会增多几小时的精力,就像是中间打了个盹儿。这需要慢慢练习。
或者到了无计可施时——比如去看医生,有谁去整过牙齿?整治牙齿时会发出可怕的声音,对吗?就像在挖掘马路,叮叮哐哐,非常可怕且十分疼,怎么办?有些医生性子急,刚注射完麻药,还没起效,阿姜宋猜尊者碰到过,一注射完麻药就拔牙,尊者大叫:“噢!噢!”,牙齿拨掉后,医生安慰说:“很快就会麻,疼痛很快就会消失。”遭遇如此惊悚的经历。
或者即将要翻车了,若有禅定,心会瞬间集中下来,如果必须死,也会死得不错,若是还有活着的福报,就能逃过一劫。如果是真的死掉,也会去到善道。
禅定可以有非常多的用途。或者修习禅定之后发愿祷告——看见他人受苦受难,悲悯众生,透过发愿祈祷,也能产生神通。比如,曾是杀人狂的鸯掘利摩罗,证悟阿罗汉以后,他看到一位妇女遭遇难产。尊者发愿祈祷说:“自从我出家以来,未曾伤害过其他众生。愿这样的真言能护佑你平安生下孩子。”若有真言,加之心有禅定,就会收获神通。因此,禅定的用途非常多。
这是小孩玩具式的禅定,称为“让心宁静的禅定”。
 
尚有更殊胜的禅定,仅存于佛教,别处没有。即是“心安住成为知者、觉醒者、喜悦者”的禅定。
大家去查阅字典,“禅定”并没有译成“宁静”,“禅定”的正确注解是“安住”。而大部分人一想到禅定,都只是想到宁静,这过于肤浅了,宁静型的禅定仅是用于休息的,最重要的禅定是心安住的状态。如果心从未安住过,是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的。
泰文有个简单的说法,“心安住”就是“心与自己在一起”。即:没有忘记自己。有身觉知身,有心觉知心。心与自己在一起,并未游荡跑去别处。这样的禅定是最殊胜的,可用于开发智慧。
心与自己在一起之后,才能开始探究身心的实相。探究身的实相,探究心的实相,称为“毗钵舍那的修行”,仅存于佛教之中。不修习毗钵舍那就不可能体证道与果。无论禅定多么厉害,心多么宁静与快乐,都无法证悟道与果,完全是两回事。
正如佛陀在尚未觉悟成佛之前,儿时也曾经打坐,禅坐之后,心安住起来,那时只是证到初禅…然后就忘得一干二净,这实属修行人的常态。如果前生有修行过,孩提时代就会显现出来,又会再次忘记。
他出家以后跟随隐士们学习,修习来到八定,却发现依然不是出路。从初禅来至八定,抵达八定一定要经过初禅,为什么初禅的时候对,八定却不然呢?因为两者是全然不同类型的禅定。跟随隐士们学习的是让心有宁静和快乐的禅定,而用于开发智慧的,则是心安住的禅定。
让心宁静的禅定,其特征是:心是一,所缘是一,两者聚合在一起——心与所缘在一起。比如心与佛号宁静地待在一起,不跑去别处。或者,心只与呼吸待在一起,不跑到他处。心是一,所缘也是一,心即刻就获得宁静。因此,宁静型禅定的特征是:心是一,所缘也是一,一对一,依偎在一起。
而用于开发智慧的禅定,其特征是:心是一,即安住而独立自主;所缘有成千上万个也行。如此将会看见所缘始终不停变化。“所缘”是一个专业术语,即“所观”。被心觉知的事物,称为“所缘”。心是什么?心是“能观”。所缘是“所观”。两者即为“能观”与“所观”。
在修习用于开发智慧的第二类禅定时,心是一,不会居无定所,不会四处跑动,而是在觉知自己。所缘可以成千上万,即来即去,即生即灭。比如:呼气的身体,生了就灭。吸气的身体,生了就灭。站的身体,走的身体,坐的身体,卧的身体,不停的在变化,所缘一直变化。或者苦受、乐受、不苦不乐,变化不断。
心是轻轻松松的观察者,仿佛在看电影,看戏剧,而非演员。看电影时,我们不会跳进屏幕里,对吗?只是远远的看,轻轻松松地看戏。同理,观照名法与色法不停地变化时,我们是轻松自在的看客,无需跳进屏幕或登上舞台,只是悠闲的观众而已。
如此就会看到“剧情”来了就走,生了就灭:“站着的”临时存在就会消失,变成“坐着的”,“坐着的”临时存在就会消失,变成“躺着的”,如此不断变化;或者“呼着气的”消失,生起“吸着气的”,“吸着气的”消失,生起“呼着气的”。
看戏的时候,戏剧在自行演绎,我们不需要干扰戏剧本身的进程。一会儿上演喜剧,临时存在然后消失;悲剧取而代之,临时存在而后消失。
我们观看的正是在自己身心上演的戏剧。身体演戏给我们看,所有的感觉与念头演戏给我们欣赏,我们只是轻松悠闲的观众。就会看到:快乐来了就走,痛苦来了就走,生气来了就走,妒忌也是来了就走。
如果真去看戏——妒忌的剧情,是不是也有演完的时候?如果开篇到结局全是妒忌,谁还会看?谁能整天一直在看妒忌,对吗?内容一定要有变化,时好、时坏,时苦、时乐。如果通篇是悲剧,没人想要看的,未免太淡而无味了。
如果观看真实生命中的戏剧,就会发现剧情不停在变化。如果观看正在自己身心上演着的戏剧,就会发现每一部分皆是临时存在而后消失。快乐临时存在而后消失,痛苦临时存在而后消失,贪、嗔、痴,临时存在而后消失……就是如此,仅仅以旁观者的心持续观看。
那么,如何才能生起仅仅作为旁观者的心呢?必须经由训练而达到,无法不劳而获。在通常情况下,心一直处于迷失之中。大部分是不知不觉迷失在念头的世界里,隆波在出家之前就已经讲了(隆波在未出家时已经开始教导修行)——“世间找不到觉知自己的人,只有迷失者。醒来的只是身体,心从未醒过。心始终活在念头的世界、梦的境界里。”
如何做,心才会成为知者、觉醒者、喜悦者?持有正确禅定的心,才能做到。并不是醒过来之后,枯燥干涩,也不是觉醒却苦闷,也不是醒来之后是呆滞的。
要想让心成为知者、觉醒者、喜悦者,即让心拥有正确的禅定,这仰赖于训练——修习任何一种禅法,选择原先让心宁静的所缘也行。比如隆波以前使用的是观呼吸,心有快乐,跑去与呼吸在一起,呼吸是让心产生快乐与宁静的所缘。只需稍做调整,就能令安住型的禅定生起:身体呼吸,心只是观者。心跑到呼吸上,及时知道。心跑去想,及时知道。在这个方法中,重点并非是观呼吸,呼吸只是背景,我们观看的主角是——心。
修习此类禅定是为了直接探究心,也就是“心学”。重点是观察心,而非所缘。第一类宁静型的禅定,重点是所缘,带领心轻松柔软的与所缘在一起,获得休息;第二类安住型的禅定,重点是心,不再是所缘,所缘只是背景,用以及时的知道心。
有一次隆波去探望麦张谛(阿姜摩诃布瓦尊者的妹妹),她问:您是怎么修行的?心会来到同样的地方?
隆波回答:自己是修习出入息念,心一旦宁静,就会在这一带亮堂起来。然后就及时的知道心,而非去觉知光。
若是觉知光,称之为“觉知所缘”。及时的知道心——心跑去想,及时知道;心跑进空与光明中,及时知道。及时的知道心,最终禅定生起,就可以开发智慧了。
她回答:如果是那样,我们是完全一致的。
但她不观呼吸,阿姜摩诃布瓦尊者教她念佛号,念诵“佛陀”,心宁静下来也会在这里发亮,然后及时的知道心——念诵“佛陀”,心跑掉,及时知道;“佛陀”、“佛陀”…心跑了,及时知道;“佛陀”…心跑进空了,及时知道。不断地及时知道心,然后禅定生起,于是进一步开发智慧。
她就是这样回答的。
因此,我们使用了同样的原则:修习一种禅法,并不是带领心去抓住所缘,否则就变成第一类用于休息的禅定了。
第二类禅定:修习一种禅法,及时的知道心。心只有两种状态:一种是走神,心跑了,第二种是跳进去抓住所缘。比如观呼吸时,有时心会跑去想,有时会抓住呼吸,要及时地知道心的跑动。
跑动的心,即散乱的心,与安住的心是相对的。心始终动荡不安,四处窜动,时而上浮,时而下沉,到处奔波。要及时知道跑动的心,而非禁止让心去跑。及时知道“跑动”的刹那,“跑动”会自行灭去,真正的禅定将自动生起,为什么?因为心跑来跑去,是被散乱所驱使,散乱是一种烦恼习气,属于五盖之一。何时有觉性及时的知道,何时散乱就会灭去。
使用的就是这个原理——何时有觉性,何时就没有烦恼习气。
要让心有禅定是极其简单的,并非禁止心散乱,是无法禁止的,没有人能够掌控心。因此别严禁心散乱,而是散乱了知道它散乱。有觉性及时知道散乱的刹那,散乱将会自动灭去,无需再做什么,仅只是知道散乱,禅定就生起了。
心大部分时间是散乱去做什么?体会一下。心可以散乱到六个根门——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心。散乱到心,就是散乱去想了,心散乱得最频繁的根门,就是心门。心一整天都在想,对吗?
试着闭上眼睛,心会想吗?试着把耳朵捂上,心会想吗?会!甚至睡着的时候依然在想,称为“做梦”。即便眼不看,耳不听,心依然能去做梦,说明心深陷念头的沼泽。因此在六个根门中,心跑去想最为频繁。
修行的时候何必选择“虾兵蟹将”呢?擒贼先擒王——及时知道迷失去想的心。修习任何一个禅法作为背景,比如轻松的觉知呼吸,然后及时的知道心。跑去想了,知道;跑去想了,知道。再附加一个——心跑去抓住所缘了,也知道。如果能够觉知这两者,心就无处可逃,绝大部分的时间是跑去想。
如果去用功,真正的禅定就会生起。真正的禅定生起了,才能够开发智慧。
开发智慧包括两个部分:一部分不属于毗钵舍那,另一部分属于毗钵舍那。
超越毗钵舍那的智慧,属于出世间的智慧。有人同样将它归为毗钵舍那的智慧,而有些经典认为——不是。因为那时并没有做什么,是属于圣道里的智慧。
要想步入毗钵舍那,需要具备初阶的智慧。第一阶的智慧是分离名与色,专业术语称之为“名色分别智”。名色分别,是指名和色被分离成一个一个部分。
甜甜地笑一笑,看到了吗?身体正在笑。感觉到了吗?身体正在笑。试着点头,感觉到了吗?身体在点头。看到了吗?身体在移动,心是感觉的人。这就是训练名色分离,并不深奥或复杂。
有人误以为分离名色必须禅坐,将心从色身抽离,如果不返回的话,心抽离以后就跑出去游玩了。这不是隆波所讲的分离名色。心从身体中抽离之后去天堂与地狱旅游,隆波将此归为幼稚的禅定。
好的禅定是心与自己在一起,不会四处逃窜。
再甜甜地笑一次,感觉到了吗?身体在笑。试着动动手,感觉到了吗?身体在动。只是感觉,只是感觉,只是感觉。
看隆波的脸——就只是如此感觉,可别这样(隆波做表情演示),这样不可取,已经不是“就只是感觉”了。是什么在笑?看见身体在笑吗?看见身体点头吗?身与心是不同的部分。如果看到身与心是不同部分,说明已经开始分离了。
接下来继续体会——身体也是随顺因缘的。为何身体要行、住、坐、卧?因为心在指挥。有其生起的因缘,并不会无缘无故的生起,不会无缘无故走动,事实上,是心在偷偷指挥。比如过一会儿,大家要去食堂,等到隆波宣布,现在可以自由活动了。大家并不会跑去别处,而是去同一地方。为什么?因为心是总指挥——必须现在去,否则很快就没吃的了。身体之所以移动,是因为心在指挥。
心会在什么时候变化?知道吗?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心接触所缘后,心就变化。我们就会明白不存在“无缘无故”,一切都是有因缘才生起。快乐有快乐生起的因缘,痛苦有痛苦生起的因缘。如果接触满意的所缘,就会生起快乐,接触不满意的所缘,就会生起痛苦。我们无法选择接触满意还是不满意的所缘,也无法选择是苦还是乐,它们是自己来的。我们会慢慢照见一切都有其因缘,而非无缘无故。也会明白一切都不是永恒的。
刚才坐,现在站,即刻走等等…不停变化,刚才呼气,现在吸气…变化不断,就会感觉——一切都是无常的。这个身体是无常的,不停变换姿势和呼吸。或者照见心也是无常——昨天心情还很好,今天却很糟,每天都不同;即便同一天,早上心情好,晚上却烦躁;中午非常生气,下午则开始昏沉、懒惰等等,下班时又手舞足蹈出去玩,回家时已疲惫不堪……感觉一整天都在变化。于是就会明白——感觉是无常的。
早上、中午、晚上从未相同过,这就已经开始照见“三法印”了,属于照见不同境界或状态之间的“三法印”。
昨天的感觉跟今天的不同,于是分享说——感到“无常”。此“无常”是透过对照两个不同的境界或状态,尚未来到毗钵舍那的程度。
我们有以前的旧照片吗?去年的照片与今年的已经不同了,有感觉吗?拿出照片来翻——天!老了这么多!由此得出——生命无常:以前年轻,现在衰老。这是对比不同的境界或状态,并非修习毗钵舍那。
毗钵舍那的修行要照见“当下存在的”。不是对比过去与当下,而是看见当下存在的。“当下存在的”是无常、苦、无我的。
试着感觉一下。先甜甜地笑一下。现在有快乐了,看见吗?身体正在笑。感觉到了吗?这个身体不是“我”。试着点头,用觉知自己的心,感觉到了吗?它不再是“我”了。
在心安住的时刻,即在正确的禅定生起的刹那,就会看到当下的这个色不是“我”。当下的这个色,有的只是不断被苦逼迫着,一会儿饿,一会儿冷,一会儿热,一会儿酸麻,一会儿要排泄等等各种状况。照见当下它有的只是苦,有的只是“不是我”。
必须照见同一个,才能称之为修习毗钵舍那。而不是去年身体不好,今年变好——说明无常,这样就不行,两者间隔太远。
或者,观察到了吗?心里通常有三种感觉:时而苦,时而乐,时而不苦不乐。隆波并未强调身体方面的感受,因为身受会变换地方,一会这酸,一会那痛,它们跑来跑去,居无定所,很难观察。因此就只是选择心的感受。心里的苦、乐、不苦不乐并不会逃去哪里。出没在同一地点,观察起来就容易。
当下谁有快乐?请举手。当下谁有痛苦?请举手。当下谁不苦不乐?请举手。当下有谁不知道的?不知道自己当下正在苦、乐、不苦不乐吗?确定没有吗?如果有,就不正常了,差不多就是疯子或接近疯子了。就只是这样,都不知道吗?当下自己是苦、乐、不苦不乐,都不知道吗?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。
如果不观苦、乐、不苦不乐,也能观烦恼习气。为什么不教导观善法?因为善法不怎么生起。已经讲过,我们要观察常常生起的。比如“心跑去想”常常生起,就可以观察它。自己的唾液有味道吗?有,但我们不知不觉。如果是别人的唾液,我们就会知道,对吗?对自己的唾液是没有觉知的,因为习惯了。隆波并没有教导去观味道之类的,因为很难。
要观察频繁生起的事物。“心跑去想”是经常生起的,对吗?或者自己的烦恼习气常常生起,善法却不太有。观察烦恼习气,就像佛陀教导的:心有贪,知道有贪。心无贪,知道无贪。佛陀教导的顺序并不是:心无贪,知道无贪。心有贪,知道有贪。为什么?因为绝大部分有的是烦恼习气。烦恼习气几乎一直主宰着我们的心。
谁是贪欲型的?碰到什么都想要的,请举手。别人的老公也想得吗?女人怕这个,赶紧放下手。如果贪欲心重,要及时的知道。眼睛看到色,心喜欢,知道喜欢,心贪了想得到,也要知道。耳朵听到声音,心想得到,心贪了起来,要知道。比如听到甜美的女声,心坠入情网,属于贪欲,一旦心喜欢了,爱上她了,要及时的知道贪心。
谁的贪欲心重——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心接触外界,全都贪的?一旦心贪了起来,要知道它贪。刚才心还没有贪,现在有贪了。一旦有觉性地及时知道,贪欲就会消失。刚才有贪,现在没了,不停地交替进行。一会儿贪、一会儿不贪、一会儿贪、一会儿不贪。正如佛陀所开示的:心有贪,知道有贪;心无贪,知道无贪。
谁嗔心重?生气的大内高手,请举手。哦!这个生气始终领先!有人脾气特别温和,性格特别好。问说:谁属于嗔心型?此人居然也举手。问他:“生什么气?”“我有‘妻管严’,每次想到都会不寒而栗。”“怕老婆”也属于嗔心,是嗔心家族的成员。因为怕老婆时,心会不愉悦。
谁是自卑型的?自卑也是嗔心家族的。妒忌型的有吗?谁属于妒忌型?感觉有些人每一次都举手,说明你圆满地拥有每一个烦恼习气,好在自己有看见。
如果生气的时候,及时知道,就会看到它只是临时存在,一会就不生气了。生气、不生气…不断交替进行。
谁特别散乱的?请举手。又是老面孔。心散乱就是“心跑掉”,但直接观心散乱是很难的,需要寻找临时的家——“佛陀、佛陀”等等,或者观呼吸,心跑了,及时知道,这样会容易观。如果直接去观散乱,要难于观贪与嗔。
观嗔心最易,观贪心稍难,观心在迷失则是最难的。“迷失”是细腻的烦恼习气,很难观察,而“生气”则很容易。如果谁特别容易生气,说明很有福报,即便是刚从地狱出来,原先的根基不好,修行起来却会容易些。为什么刚从地狱出来会修行容易? 因为害怕地狱之苦。
因此,特别容易生气的人可以观察:一会生气,一会生气消失;特别容易贪的人:一会贪,一会贪消失;特别容易迷失的人:一会迷失,一会知道;一会迷失,一会知道。
如此训练就会看到:贪心是无常的,无贪的心也是无常的;生气的心是无常的,不生气的心也是无常的;迷失的心是无常的,觉知的心也是无常的。
我们会一直看见生灭,然后明白自己无法掌控。这就是开发智慧。开发智慧是如身本来的照见身,身是什么?身是苦,身不是“我”。开发智慧是如心本来的看见心,心是什么?心是无常之物,心不是“我”。
去吃饭吧。拖堂了一会,因为赶着做完总结。请吧!
(完)




{{课程导航}}
{{课程导航}}

2023年2月27日 (一) 09:55的最新版本

Luangpor Pramote Pamojjo


聞 · 法

《修行要领(上)》

隆波帕默尊者 2016年5月14日

中译--禅窗


大部分的人在修行的时候,都会干扰心与造作心。原本是应该“及时知道心的造作”,结果却变成“千方百计地去造作心”。

心若不好,就竭力使其变好;心不快乐,便尽力让其快乐;心不宁静,也努力令其宁静。以为好得久一点,快乐久一点,宁静久一点,应该是不错的。这就是在追求变化的事物,因为快乐、宁静,以及好,并不是恒常的。

我们追求变化的事物,得到之后很快就会失去,无法保有它们。恒常不变的是——实相、真理、圣谛。它们需要以智慧来领悟,而非以禅定来领悟。而若想令智慧生起,又需要依赖于某类禅定。   禅定分为几种,有正定与邪定之分。邪定是不含觉性的,打坐之后迷迷糊糊忘了自己,看到鬼、神,看到地狱和天堂,还有人吹嘘看见了涅槃,看见过去与未来,却连当下的名色都没看见。缺乏觉性的禅坐是没有意义的,即便坐一辈子也不会有结果。

正确的禅定是伴随觉性的,分为两种:其一称为“止禅”,即心聚焦于单一所缘。比如与佛号在一起,心不跑到别处;与呼吸在一起,心不往别处跑。伴有快乐、宁静、轻松、法喜的生起,这样的禅定可以用于休息。

修习这种禅定的原则极其简单:以快乐的心,去持续觉知让心有快乐的所缘。

心散乱是因为它缺乏快乐。它跑去看色,希望获得快乐,跑去听声音,希望获得快乐,跑去闻气味、尝味道、感受身体的触感、去想好玩的,都是希望得到快乐。可是快乐永远无法得到满足,只能不断地寻找下去。

去看电影,看完又去听音乐,听完又去找食物,吃完后再与朋友聊天……不断想要得到快乐,最后却是一场空。回到家以后,无精打采,郁郁寡欢,不停寻找快乐,找到最后精疲力竭,还是和从前一样苦闷,就又跑去喝酒。

心不停地寻找快乐,却不会找也从未找到过。依赖于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,以及所思所想,这些全都是无常的、多变的、无法掌控的。到底看到的色是好还是不好,听到的声音是好还是不好,我们全都无法选择。如果将生命的快乐建立在这些事物之上,连门都没有。

倘若真的聪明就会明白:心散乱而无禅定是因为心缺乏快乐,可以找一个让心有快乐的所缘作为诱饵。心就像是顽童,喜欢出去玩耍,如果用铁链把小孩拴在家里,硬是不让小孩出去,他会苦闷。如果在家里放上小孩喜欢的东西——喜欢读书,就在家里放上书,喜欢吃点心,就放上点心。在家里放上他喜爱的东西,他就不再跑出去。

这个心好比是顽童,对所缘充满了饥渴,希望得到这个或那个,却依然找不到快乐,于是不停地四处寻觅。如果我们足够聪明,就会寻找让心感到快乐的所缘,作为临时的家。

需要观察自己在觉知何种所缘之后会有快乐?如果念诵“佛陀”感到快乐,就念诵“佛陀”;有些人用别的也行,比如呼吸——呼气,有快乐;吸气,有快乐,这样也行。而如果是——呼气,苦闷;吸气,苦闷,那就别选择观呼吸,不会宁静的,心一旦没有快乐,就会想逃去别处。有些人观腹部升降后有快乐,有些人经行之后有快乐,要审视自己与什么所缘在一起才有快乐,就选择那一类所缘,一定要懂得选择。

那些会导致破戒与破法的所缘,别碰。比如喝酒以后有快乐,骂人以后有快乐,打牌以后有快乐,钓鱼以后有快乐……诸如此类的所缘是破戒与破法的,会有不善的果报紧随而至,心无法真正宁静。比如有些人偷盗他人财物会有快乐,这样心并不宁静,而会非常散乱。

但是对于懂得布施的人,当想到自己曾以合适的方式帮助过别人,心就会快乐与宁静。或者如果很好地持戒,每次想到持戒了一个月、两个月、三个月,仅仅想到自己很好地持戒,心就快乐起来。

若有时心非常散乱,做什么都无法宁静,烦恼习气显现得格外强烈,就可以思维:生命是不确定的——为什么要爱别人呢?我们不久便会死去,为什么要恨他人呢?不久我们就会死去。这是“死随念”。有人思维死亡以后,心会快乐和宁静,也有人思维死亡以后,心会感到苦闷。如果苦闷,就别继续,一定要观察自己。   每个人一定要懂得自己选择——自己与哪种所缘在一起会有快乐,就选择那种所缘。比如,隆波从孩提时代起就修习出入息念。小时候去顶礼隆波李尊者,尊者会把小孩放在自己的膝盖上,教导:吸气念“佛”、呼气念“陀”,然后数“一”……教完之后让回去用功,隆波答“好的!”,并不是口头应付,是真的每天用功。

坐着观呼吸之后,心就有快乐,为什么?小时候坐着观呼吸并没有期待要得到什么,隆波李尊者教导观呼吸,隆波就观呼吸,因为没有任何期待,心很快就宁静下来,宁静之后有快乐,于是爱不释手。之后就精进地观呼吸,每天用功不懈,从不放弃,因为心有快乐。

我们一定要观察自己,而非参考别人。如果别人观呼吸后有快乐,而我们没有,那我们就别选择观呼吸。要选择不违背戒与法,同时让心有快乐的所缘,觉知所缘时,心必须要有快乐。

比如隆波观呼吸之后,心就有快乐。假设观呼吸以后并无快乐,却有想要宁静的贪心。像这样呼气、吸气(隆波演示急促地呼吸),心是不会宁静的,因为没有快乐。所以隆波常说:在开始时,先甜甜地笑一笑。让心先放松,别想得太多——以为修行很难,非得这样或那样,那是自寻烦恼。想得太多就会心烦意乱。   修行真的很简单,并没有什么。就是轻轻松松、平平常常地觉知自己。修行原本应该轻松自然地觉知自己,结果绝大部分却变成了自我打压,只剩苦闷。若以苦闷之心去觉知快乐的所缘,不会获得宁静。

修行是一门艺术,如人饮水,冷暖自知。

首先,我们必须懂得选择所缘。第二,懂得以正确的、好的、舒服的心,去轻轻松松地觉知所缘,有的只是快乐和舒坦——以有快乐的心,觉知让心产生快乐的所缘。快乐与快乐相逢,心即刻就会宁静下来。为什么?因为快乐是生起禅定的近因。经典教导道:快乐是生起禅定的近因。而绝大部分人是蛮干式的修行,结果只有苦闷,根本无法入定。因为练习错了,没有事先学习好或者学偏了。

好!甜甜地笑一笑!心情舒坦,要用平常心,要这样来一下(隆波演示深呼吸)。

对!就用当下这样的心!看着身体在呼吸,别期待获得宁静,玩儿一样地觉知,轻轻松松地,立即就宁静了。一眨眼功夫,就会宁静下来。快乐与快乐相逢,禅定便会生起。

这属于第一类禅定,让心获得休息。如果能够做到,那么在工作累的时候——在高压力、高强度的工作面前不知所措时,就可以修自己的禅定,睁眼或闭眼并非重点。

隆波还是居士的时候,工作强度非常高,当时是在国家安全局,工作很繁重,各类资讯庞杂,棘手的问题层出不穷,压力山大。比如,坐等着开会的时候,就自己修行,眼睛是睁开的,其他人并不知道。

无需摆出禅坐的姿势,别以修行来炫耀,否则在未来,他人会对我们要求过高。如果一本正经的禅坐给别人看,未来的某天我们若是生气了,就会遭到指责:“这是怎么修行的?竟然还会生气?”或“怎么修行的?怎么还贪?”即使隆波这样修行也还是被朋友嘲讽:“你怎么修行的,还娶老婆?”隆波会反驳:“我还没修到那个阶段呐”。因此,无需让别人知道我们在修行。

我们自己修行,无需炫耀,轻松而安全。白天上班吃完午饭后,隆波会去经行,就是走去附近寺庙礼佛然后返回。别人问:“去哪里了?”答:“礼佛。”如果只是去礼佛,别人不会说什么,如果看见我们修行,群魔就会出来围攻。因此一定要聪明才能够从魔群里脱险,否则别人会对我们要求过高,那样太累了。

只需要轻轻松松地修行,每天不断地用功。此类禅定用于休息。压力很大时,让心集中下来,即刻就舒坦了。有时候工作赶时间,休息不够就非常累,如果让心集中起来又会增多几小时的精力,就像是中间打了个盹儿。这需要慢慢练习。

或者到了无计可施时——比如去看医生,有谁去整过牙齿?整治牙齿时会发出可怕的声音,对吗?就像在挖掘马路,叮叮哐哐,非常可怕且十分疼,怎么办?有些医生性子急,刚注射完麻药,还没起效,阿姜宋猜尊者碰到过,一注射完麻药就拔牙,尊者大叫:“噢!噢!”,牙齿拨掉后,医生安慰说:“很快就会麻,疼痛很快就会消失。”遭遇如此惊悚的经历。

或者即将要翻车了,若有禅定,心会瞬间集中下来,如果必须死,也会死得不错,若是还有活着的福报,就能逃过一劫。如果是真的死掉,也会去到善道。

禅定可以有非常多的用途。或者修习禅定之后发愿祷告——看见他人受苦受难,悲悯众生,透过发愿祈祷,也能产生神通。比如,曾是杀人狂的鸯掘利摩罗,证悟阿罗汉以后,他看到一位妇女遭遇难产。尊者发愿祈祷说:“自从我出家以来,未曾伤害过其他众生。愿这样的真言能护佑你平安生下孩子。”若有真言,加之心有禅定,就会收获神通。因此,禅定的用途非常多。

这是小孩玩具式的禅定,称为“让心宁静的禅定”。   尚有更殊胜的禅定,仅存于佛教,别处没有。即是“心安住成为知者、觉醒者、喜悦者”的禅定。

大家去查阅字典,“禅定”并没有译成“宁静”,“禅定”的正确注解是“安住”。而大部分人一想到禅定,都只是想到宁静,这过于肤浅了,宁静型的禅定仅是用于休息的,最重要的禅定是心安住的状态。如果心从未安住过,是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的。

泰文有个简单的说法,“心安住”就是“心与自己在一起”。即:没有忘记自己。有身觉知身,有心觉知心。心与自己在一起,并未游荡跑去别处。这样的禅定是最殊胜的,可用于开发智慧。

心与自己在一起之后,才能开始探究身心的实相。探究身的实相,探究心的实相,称为“毗钵舍那的修行”,仅存于佛教之中。不修习毗钵舍那就不可能体证道与果。无论禅定多么厉害,心多么宁静与快乐,都无法证悟道与果,完全是两回事。

正如佛陀在尚未觉悟成佛之前,儿时也曾经打坐,禅坐之后,心安住起来,那时只是证到初禅…然后就忘得一干二净,这实属修行人的常态。如果前生有修行过,孩提时代就会显现出来,又会再次忘记。

他出家以后跟随隐士们学习,修习来到八定,却发现依然不是出路。从初禅来至八定,抵达八定一定要经过初禅,为什么初禅的时候对,八定却不然呢?因为两者是全然不同类型的禅定。跟随隐士们学习的是让心有宁静和快乐的禅定,而用于开发智慧的,则是心安住的禅定。

让心宁静的禅定,其特征是:心是一,所缘是一,两者聚合在一起——心与所缘在一起。比如心与佛号宁静地待在一起,不跑去别处。或者,心只与呼吸待在一起,不跑到他处。心是一,所缘也是一,心即刻就获得宁静。因此,宁静型禅定的特征是:心是一,所缘也是一,一对一,依偎在一起。

而用于开发智慧的禅定,其特征是:心是一,即安住而独立自主;所缘有成千上万个也行。如此将会看见所缘始终不停变化。“所缘”是一个专业术语,即“所观”。被心觉知的事物,称为“所缘”。心是什么?心是“能观”。所缘是“所观”。两者即为“能观”与“所观”。

在修习用于开发智慧的第二类禅定时,心是一,不会居无定所,不会四处跑动,而是在觉知自己。所缘可以成千上万,即来即去,即生即灭。比如:呼气的身体,生了就灭。吸气的身体,生了就灭。站的身体,走的身体,坐的身体,卧的身体,不停的在变化,所缘一直变化。或者苦受、乐受、不苦不乐,变化不断。

心是轻轻松松的观察者,仿佛在看电影,看戏剧,而非演员。看电影时,我们不会跳进屏幕里,对吗?只是远远的看,轻轻松松地看戏。同理,观照名法与色法不停地变化时,我们是轻松自在的看客,无需跳进屏幕或登上舞台,只是悠闲的观众而已。

如此就会看到“剧情”来了就走,生了就灭:“站着的”临时存在就会消失,变成“坐着的”,“坐着的”临时存在就会消失,变成“躺着的”,如此不断变化;或者“呼着气的”消失,生起“吸着气的”,“吸着气的”消失,生起“呼着气的”。

看戏的时候,戏剧在自行演绎,我们不需要干扰戏剧本身的进程。一会儿上演喜剧,临时存在然后消失;悲剧取而代之,临时存在而后消失。

我们观看的正是在自己身心上演的戏剧。身体演戏给我们看,所有的感觉与念头演戏给我们欣赏,我们只是轻松悠闲的观众。就会看到:快乐来了就走,痛苦来了就走,生气来了就走,妒忌也是来了就走。

如果真去看戏——妒忌的剧情,是不是也有演完的时候?如果开篇到结局全是妒忌,谁还会看?谁能整天一直在看妒忌,对吗?内容一定要有变化,时好、时坏,时苦、时乐。如果通篇是悲剧,没人想要看的,未免太淡而无味了。

如果观看真实生命中的戏剧,就会发现剧情不停在变化。如果观看正在自己身心上演着的戏剧,就会发现每一部分皆是临时存在而后消失。快乐临时存在而后消失,痛苦临时存在而后消失,贪、嗔、痴,临时存在而后消失……就是如此,仅仅以旁观者的心持续观看。

那么,如何才能生起仅仅作为旁观者的心呢?必须经由训练而达到,无法不劳而获。在通常情况下,心一直处于迷失之中。大部分是不知不觉迷失在念头的世界里,隆波在出家之前就已经讲了(隆波在未出家时已经开始教导修行)——“世间找不到觉知自己的人,只有迷失者。醒来的只是身体,心从未醒过。心始终活在念头的世界、梦的境界里。”

如何做,心才会成为知者、觉醒者、喜悦者?持有正确禅定的心,才能做到。并不是醒过来之后,枯燥干涩,也不是觉醒却苦闷,也不是醒来之后是呆滞的。

要想让心成为知者、觉醒者、喜悦者,即让心拥有正确的禅定,这仰赖于训练——修习任何一种禅法,选择原先让心宁静的所缘也行。比如隆波以前使用的是观呼吸,心有快乐,跑去与呼吸在一起,呼吸是让心产生快乐与宁静的所缘。只需稍做调整,就能令安住型的禅定生起:身体呼吸,心只是观者。心跑到呼吸上,及时知道。心跑去想,及时知道。在这个方法中,重点并非是观呼吸,呼吸只是背景,我们观看的主角是——心。

修习此类禅定是为了直接探究心,也就是“心学”。重点是观察心,而非所缘。第一类宁静型的禅定,重点是所缘,带领心轻松柔软的与所缘在一起,获得休息;第二类安住型的禅定,重点是心,不再是所缘,所缘只是背景,用以及时的知道心。

有一次隆波去探望麦张谛(阿姜摩诃布瓦尊者的妹妹),她问:您是怎么修行的?心会来到同样的地方?

隆波回答:自己是修习出入息念,心一旦宁静,就会在这一带亮堂起来。然后就及时的知道心,而非去觉知光。

若是觉知光,称之为“觉知所缘”。及时的知道心——心跑去想,及时知道;心跑进空与光明中,及时知道。及时的知道心,最终禅定生起,就可以开发智慧了。

她回答:如果是那样,我们是完全一致的。

但她不观呼吸,阿姜摩诃布瓦尊者教她念佛号,念诵“佛陀”,心宁静下来也会在这里发亮,然后及时的知道心——念诵“佛陀”,心跑掉,及时知道;“佛陀”、“佛陀”…心跑了,及时知道;“佛陀”…心跑进空了,及时知道。不断地及时知道心,然后禅定生起,于是进一步开发智慧。

她就是这样回答的。

因此,我们使用了同样的原则:修习一种禅法,并不是带领心去抓住所缘,否则就变成第一类用于休息的禅定了。

第二类禅定:修习一种禅法,及时的知道心。心只有两种状态:一种是走神,心跑了,第二种是跳进去抓住所缘。比如观呼吸时,有时心会跑去想,有时会抓住呼吸,要及时地知道心的跑动。

跑动的心,即散乱的心,与安住的心是相对的。心始终动荡不安,四处窜动,时而上浮,时而下沉,到处奔波。要及时知道跑动的心,而非禁止让心去跑。及时知道“跑动”的刹那,“跑动”会自行灭去,真正的禅定将自动生起,为什么?因为心跑来跑去,是被散乱所驱使,散乱是一种烦恼习气,属于五盖之一。何时有觉性及时的知道,何时散乱就会灭去。

使用的就是这个原理——何时有觉性,何时就没有烦恼习气。

要让心有禅定是极其简单的,并非禁止心散乱,是无法禁止的,没有人能够掌控心。因此别严禁心散乱,而是散乱了知道它散乱。有觉性及时知道散乱的刹那,散乱将会自动灭去,无需再做什么,仅只是知道散乱,禅定就生起了。

心大部分时间是散乱去做什么?体会一下。心可以散乱到六个根门——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心。散乱到心,就是散乱去想了,心散乱得最频繁的根门,就是心门。心一整天都在想,对吗?

试着闭上眼睛,心会想吗?试着把耳朵捂上,心会想吗?会!甚至睡着的时候依然在想,称为“做梦”。即便眼不看,耳不听,心依然能去做梦,说明心深陷念头的沼泽。因此在六个根门中,心跑去想最为频繁。

修行的时候何必选择“虾兵蟹将”呢?擒贼先擒王——及时知道迷失去想的心。修习任何一个禅法作为背景,比如轻松的觉知呼吸,然后及时的知道心。跑去想了,知道;跑去想了,知道。再附加一个——心跑去抓住所缘了,也知道。如果能够觉知这两者,心就无处可逃,绝大部分的时间是跑去想。

如果去用功,真正的禅定就会生起。真正的禅定生起了,才能够开发智慧。

开发智慧包括两个部分:一部分不属于毗钵舍那,另一部分属于毗钵舍那。

超越毗钵舍那的智慧,属于出世间的智慧。有人同样将它归为毗钵舍那的智慧,而有些经典认为——不是。因为那时并没有做什么,是属于圣道里的智慧。

要想步入毗钵舍那,需要具备初阶的智慧。第一阶的智慧是分离名与色,专业术语称之为“名色分别智”。名色分别,是指名和色被分离成一个一个部分。

甜甜地笑一笑,看到了吗?身体正在笑。感觉到了吗?身体正在笑。试着点头,感觉到了吗?身体在点头。看到了吗?身体在移动,心是感觉的人。这就是训练名色分离,并不深奥或复杂。

有人误以为分离名色必须禅坐,将心从色身抽离,如果不返回的话,心抽离以后就跑出去游玩了。这不是隆波所讲的分离名色。心从身体中抽离之后去天堂与地狱旅游,隆波将此归为幼稚的禅定。

好的禅定是心与自己在一起,不会四处逃窜。

再甜甜地笑一次,感觉到了吗?身体在笑。试着动动手,感觉到了吗?身体在动。只是感觉,只是感觉,只是感觉。

看隆波的脸——就只是如此感觉,可别这样(隆波做表情演示),这样不可取,已经不是“就只是感觉”了。是什么在笑?看见身体在笑吗?看见身体点头吗?身与心是不同的部分。如果看到身与心是不同部分,说明已经开始分离了。

接下来继续体会——身体也是随顺因缘的。为何身体要行、住、坐、卧?因为心在指挥。有其生起的因缘,并不会无缘无故的生起,不会无缘无故走动,事实上,是心在偷偷指挥。比如过一会儿,大家要去食堂,等到隆波宣布,现在可以自由活动了。大家并不会跑去别处,而是去同一地方。为什么?因为心是总指挥——必须现在去,否则很快就没吃的了。身体之所以移动,是因为心在指挥。

心会在什么时候变化?知道吗?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心接触所缘后,心就变化。我们就会明白不存在“无缘无故”,一切都是有因缘才生起。快乐有快乐生起的因缘,痛苦有痛苦生起的因缘。如果接触满意的所缘,就会生起快乐,接触不满意的所缘,就会生起痛苦。我们无法选择接触满意还是不满意的所缘,也无法选择是苦还是乐,它们是自己来的。我们会慢慢照见一切都有其因缘,而非无缘无故。也会明白一切都不是永恒的。

刚才坐,现在站,即刻走等等…不停变化,刚才呼气,现在吸气…变化不断,就会感觉——一切都是无常的。这个身体是无常的,不停变换姿势和呼吸。或者照见心也是无常——昨天心情还很好,今天却很糟,每天都不同;即便同一天,早上心情好,晚上却烦躁;中午非常生气,下午则开始昏沉、懒惰等等,下班时又手舞足蹈出去玩,回家时已疲惫不堪……感觉一整天都在变化。于是就会明白——感觉是无常的。

早上、中午、晚上从未相同过,这就已经开始照见“三法印”了,属于照见不同境界或状态之间的“三法印”。

昨天的感觉跟今天的不同,于是分享说——感到“无常”。此“无常”是透过对照两个不同的境界或状态,尚未来到毗钵舍那的程度。

我们有以前的旧照片吗?去年的照片与今年的已经不同了,有感觉吗?拿出照片来翻——天!老了这么多!由此得出——生命无常:以前年轻,现在衰老。这是对比不同的境界或状态,并非修习毗钵舍那。

毗钵舍那的修行要照见“当下存在的”。不是对比过去与当下,而是看见当下存在的。“当下存在的”是无常、苦、无我的。

试着感觉一下。先甜甜地笑一下。现在有快乐了,看见吗?身体正在笑。感觉到了吗?这个身体不是“我”。试着点头,用觉知自己的心,感觉到了吗?它不再是“我”了。

在心安住的时刻,即在正确的禅定生起的刹那,就会看到当下的这个色不是“我”。当下的这个色,有的只是不断被苦逼迫着,一会儿饿,一会儿冷,一会儿热,一会儿酸麻,一会儿要排泄等等各种状况。照见当下它有的只是苦,有的只是“不是我”。

必须照见同一个,才能称之为修习毗钵舍那。而不是去年身体不好,今年变好——说明无常,这样就不行,两者间隔太远。

或者,观察到了吗?心里通常有三种感觉:时而苦,时而乐,时而不苦不乐。隆波并未强调身体方面的感受,因为身受会变换地方,一会这酸,一会那痛,它们跑来跑去,居无定所,很难观察。因此就只是选择心的感受。心里的苦、乐、不苦不乐并不会逃去哪里。出没在同一地点,观察起来就容易。

当下谁有快乐?请举手。当下谁有痛苦?请举手。当下谁不苦不乐?请举手。当下有谁不知道的?不知道自己当下正在苦、乐、不苦不乐吗?确定没有吗?如果有,就不正常了,差不多就是疯子或接近疯子了。就只是这样,都不知道吗?当下自己是苦、乐、不苦不乐,都不知道吗?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。

如果不观苦、乐、不苦不乐,也能观烦恼习气。为什么不教导观善法?因为善法不怎么生起。已经讲过,我们要观察常常生起的。比如“心跑去想”常常生起,就可以观察它。自己的唾液有味道吗?有,但我们不知不觉。如果是别人的唾液,我们就会知道,对吗?对自己的唾液是没有觉知的,因为习惯了。隆波并没有教导去观味道之类的,因为很难。

要观察频繁生起的事物。“心跑去想”是经常生起的,对吗?或者自己的烦恼习气常常生起,善法却不太有。观察烦恼习气,就像佛陀教导的:心有贪,知道有贪。心无贪,知道无贪。佛陀教导的顺序并不是:心无贪,知道无贪。心有贪,知道有贪。为什么?因为绝大部分有的是烦恼习气。烦恼习气几乎一直主宰着我们的心。

谁是贪欲型的?碰到什么都想要的,请举手。别人的老公也想得吗?女人怕这个,赶紧放下手。如果贪欲心重,要及时的知道。眼睛看到色,心喜欢,知道喜欢,心贪了想得到,也要知道。耳朵听到声音,心想得到,心贪了起来,要知道。比如听到甜美的女声,心坠入情网,属于贪欲,一旦心喜欢了,爱上她了,要及时的知道贪心。

谁的贪欲心重——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心接触外界,全都贪的?一旦心贪了起来,要知道它贪。刚才心还没有贪,现在有贪了。一旦有觉性地及时知道,贪欲就会消失。刚才有贪,现在没了,不停地交替进行。一会儿贪、一会儿不贪、一会儿贪、一会儿不贪。正如佛陀所开示的:心有贪,知道有贪;心无贪,知道无贪。

谁嗔心重?生气的大内高手,请举手。哦!这个生气始终领先!有人脾气特别温和,性格特别好。问说:谁属于嗔心型?此人居然也举手。问他:“生什么气?”“我有‘妻管严’,每次想到都会不寒而栗。”“怕老婆”也属于嗔心,是嗔心家族的成员。因为怕老婆时,心会不愉悦。

谁是自卑型的?自卑也是嗔心家族的。妒忌型的有吗?谁属于妒忌型?感觉有些人每一次都举手,说明你圆满地拥有每一个烦恼习气,好在自己有看见。

如果生气的时候,及时知道,就会看到它只是临时存在,一会就不生气了。生气、不生气…不断交替进行。

谁特别散乱的?请举手。又是老面孔。心散乱就是“心跑掉”,但直接观心散乱是很难的,需要寻找临时的家——“佛陀、佛陀”等等,或者观呼吸,心跑了,及时知道,这样会容易观。如果直接去观散乱,要难于观贪与嗔。

观嗔心最易,观贪心稍难,观心在迷失则是最难的。“迷失”是细腻的烦恼习气,很难观察,而“生气”则很容易。如果谁特别容易生气,说明很有福报,即便是刚从地狱出来,原先的根基不好,修行起来却会容易些。为什么刚从地狱出来会修行容易? 因为害怕地狱之苦。

因此,特别容易生气的人可以观察:一会生气,一会生气消失;特别容易贪的人:一会贪,一会贪消失;特别容易迷失的人:一会迷失,一会知道;一会迷失,一会知道。

如此训练就会看到:贪心是无常的,无贪的心也是无常的;生气的心是无常的,不生气的心也是无常的;迷失的心是无常的,觉知的心也是无常的。

我们会一直看见生灭,然后明白自己无法掌控。这就是开发智慧。开发智慧是如身本来的照见身,身是什么?身是苦,身不是“我”。开发智慧是如心本来的看见心,心是什么?心是无常之物,心不是“我”。

去吃饭吧。拖堂了一会,因为赶着做完总结。请吧!

(完)


Qrcode for iDhamma.png
主题: 中文书籍 · 阿紫翻译 · 中文字幕 · 法谈摘录 · 法译文集
法语微言 · 学篇 · 戒学篇 · 心学篇 · 心念处篇 · 身念处篇 · 慧学篇 · 五蕴篇 · 奢摩他篇 · 毗钵舍那篇 · 觉性篇 · 四圣谛篇 · 八支圣道篇 · 解脱篇
首页 · 历届中文 · ไทย · EN课程总览
中国 C:1 · 2 · 3
泰国 T:1 · 2 · 3 · 4 · 5 · 6 · 7 · 8 · 9 · 10 · 11 · 12 · ☆第13届泰国四念处课程实录
大马 M:1 · 2
远程 E:1 · 2 · 3 · 4 · 5 · 6 · 7
日常 D:2013 · 2014 · 2015 · 2016 · 2017 · 2018 · 2019 · 2020 · 2021 · 2022 · 2023 · ☆2024年度最新视频回放 · 本年网盘
注:C-国内 · T-泰国 · M-大马 · E-远程 · D-日常 · 帮助文档


媒体平台
法堂直播·简版直播 · 法藏资源 · 法宝云盘 · 法讯互助 | 公号:禅窗 · 甘露雨 · 指月录 · 当下就启程吧 · 温柔的法音 · Go Sati
全球: 解脱园 · 甘露雨 · 甘露雨APP · 千聊 · 四念处Podcast-中 · Podcast-EN · Podcast-ไทย · 四念處學會| 海外: YT·Audio-中 · YT-中· YT-ไทย · YT-EN · FB-中 · FB-ไทย · FB-EN · 靜慮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