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觉性 以安住且中立的心 照见身心的实相
D18.12《四圣谛》-隆波帕默尊者-2018年6月16日A-阿紫:修订间差异
(创建页面,内容为“{{页面横幅}} center {{课程导航}}”) |
小 (法藏移动页面D18.12《四圣谛》-隆波帕默尊者-2018年6月16日A-春燕至D18.12《四圣谛》-隆波帕默尊者-2018年6月16日A-阿紫,不留重定向) |
||
(未显示同一用户的4个中间版本) | |||
第1行: | 第1行: | ||
{{页面横幅}} | {{页面横幅}} | ||
[[文件:D18.12《解脱的唯一路》-隆波帕默尊者-2018年6月16日A-春燕.mp3|center]] | [[文件:D18.12《解脱的唯一路》-隆波帕默尊者-2018年6月16日A-春燕.mp3|center]] | ||
===== 《解脱的唯一路》&《 四圣谛》 ===== | |||
隆波帕默尊者 | |||
泰国解脱园寺 2018年6月16日A | |||
中译-禅窗 | |||
这里有许多人可以帮忙翻译英文的课程,但是很难找到协助翻译中文课程的人。译者要想传达到位,需要同时懂得修行;假如只了解语言或文字,而不知何谓修行,翻译出来的内容就会出现偏差——都只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在转译罢了。 | |||
我们需要用心学法,并经由学习来掌握修行的要领。重中之重称为“法之心脏”的法,正是“四圣谛”。 | |||
有些人心存疑惑,觉得隆波仅仅是在反复教导:“有觉性,觉知身与觉知心”,一遍又一遍地重复。 | |||
<pre>三藏经典记载:佛陀在入大般涅槃之前的三个月,大部分教导都是关于四圣谛的。佛陀在竭尽所能地将“四圣谛”传达出来,因此,我们必须细心呵护四圣谛,并将之传承下去。</pre> | |||
若只论布施或者持戒,这些在佛陀出世之前就存在了,禅坐修定也是在佛陀出世以前就有了的。 | |||
禅定分为两类:正确的禅定与错误的禅定。隐士们所修的禅定就是错误的禅定,它追求的是快乐与宁静,等到去世时,心有时会聚合起来与空融合等,但以后还是会退转。当定力退失了,便会继续轮回于生死,再度受苦。正确的禅定也存在,比如悉达多太子在年幼时静坐所进入的禅定。他再度忆起那种禅定,是在他临近成佛的时刻,于是他再次进入正确的禅定。这表明正确的禅定在佛陀觉悟之前便已存在于世了,不然的话,不会有佛陀的证悟。 | |||
世尊的波罗密极为圆满,他在黑暗之中不断摸索。圣谛,必定是有了佛陀之后才现世的,所以我们一定要将之领会于心。圣谛听似无趣,实则是最为意味深长的法。 | |||
隆波在修行的早期也不觉得圣谛很重要,但随着不断深入,隆波发现一种情况:心时而会放下,时而又会抓取,反复无常,自己还放不下。放不下什么呢?放不下心。 | |||
隆波那时还无法放下心,因为还欠缺某些领悟,至于它究竟是什么,不知道。不断地修行,直至照见“心本身就是苦”,才知道个中缘由。 | |||
就像隆布敦长老所教导的“心的圣谛”,他为何如此强调“心的圣谛”呢?因为最后的背水一战,正是发生于“心”的。 | |||
何时我们彻见到心——知者之心,而非普通人轻易就可以体会到的心,也不是迷失之心,不是“思维者、演绎者、造作者”的粗糙之心,而是“知者、觉醒者、喜悦者”之心,它也仍然深陷苦堆之中。 | |||
深陷苦堆之中的具体表现是怎样的?通过“无常”来展现,通过“被逼迫”来体现,通过无法随顺心意(无法被指挥)来呈现。知者之心依然还呈现“苦”(也就是“三法印”),这便是苦在现身的证据。 | |||
心一旦具足了圆满的智慧,就会彻见到知者之心仍然是苦,因无常而苦,因被逼迫而苦,因无法被掌控而苦。 | |||
佛陀教导道:对于苦,要知道。彻知苦以后,便会汇聚于知者之心,接下来就会发生——心放下知者,即心放下知者之心。 | |||
知者之心有其特征:它是颗状的、粒状的(有范围),仍有处所可以驻足,有来有往、有生有灭、有造作。知者之心仍是有造作的,它造作什么呢?造作好,而不是造作恶。何时心彻见了知者之心,何时心就会放下,知者之心便会灰飞烟灭,取而代之生起的是纯净的“知元素”。 | |||
大乘佛教或禅宗认为:纯净无染的知元素就是佛性,此佛性人皆有之,本自圆成,只不过它被烦恼、被漏烦恼、被无明包裹着。这么说的人不是在凭空想像,而是真的有所亲见。 | |||
同样是亲见到心被漏烦恼包裹的状态,以及亲见到那个包裹心的外壳分崩离析,于是心变成了无边无际的心,不再是“颗”与“粒”,无处可安,无来无去,渗透在万物中,弥漫于宇宙,无处不在,无须来亦无须去。 | |||
如果想要对此了解得更多,可以查阅相关书籍,黄檗禅师的《传心法要》有很多这方面的内容。隆布敦长老也曾有选择性地将书中的内容拿来教导——书名是《即心即佛》。《即心即佛》的开篇就是黄檗禅师的开示。 | |||
隆布敦长老的教导为何与黄檗禅师的相似呢?因为长老说:黄檗禅师的表述非常到位。长老修行以后的领悟与黄檗禅师的教导如出一辙。既然黄檗禅师的阐述非常到位,长老就借来一用了。这并不是长老在照本宣科,而是因为长老洞悉到了真相,这才取用的。 | |||
早在阅读黄檗禅师的著作之前,隆布敦长老就已经开示过“心的圣谛”: | |||
心往外送,是集(苦因); | |||
心往外送的结果,是苦; | |||
心清楚地照见心,是道; | |||
“心清楚地照见心”的结果,是灭。 | |||
而心的自然特性就是必然会往外送。因此,并不是要训练心不往外送。 | |||
隆布敦长老指出:心的自然特性就是必然会往外送。心外送后一接触所缘,就会动荡起伏,此即苦因;心往外送后动荡起伏的结果,是苦;心往外送了,若觉性圆满,心未随之动荡起伏,长老说这就是道;其结果便是灭,即离苦。 | |||
而后长老总结道:所有的阿罗汉圣者都具有不往外送的心,心无动荡起伏,并且拥有圆满的觉性。长老就是这样开示的,并以“结束圣谛”作为结束语。 | |||
隆波最初读到这里,还以为“结束圣谛”的意思是他教到这里就结束了,但其实不是。 | |||
“结束圣谛”真正的意思是:探究至此,对圣谛的学习便已毕业。类似小学毕业、学士毕业、硕士毕业。它的意思并不是开示到此结束,这点必须得澄清,否则,即使不说别人也知道结束了——因为开示到这里确实结束了。 | |||
所谓“结束圣谛”是指:已经彻知圣谛、已经获得了对圣谛的彻底领悟。 | |||
圣谛的开篇就是苦。什么是苦?五蕴是苦,对吗?而非心是苦。真正的圣谛是指五蕴(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)是苦。而所有的心都包含在识蕴之中。 | |||
但致力于实践时,我们是从粗糙的蕴开始逐步彻见的:首先被彻见到是苦的,就是“色蕴”,色蕴再细分,就是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,它们本身是苦。彻见到色即是苦,便会证悟三果阿那含。 | |||
而最后也是最难洞悉到其是苦的,乃是“识蕴”,但不是指全部识蕴。识蕴之中最为浅表与粗糙的部分,譬如我们所拥有的,很容易就可以洞悉到,并不难。例如,我们看见心生起在眼根而后灭去,生起在耳根而后灭去,生起在鼻、舌、身而后灭去。心在六个根门的生灭并不难照见。 | |||
世间最为殊胜的心, | |||
就是“知者之心”。 | |||
知者之心兼具 | |||
善法、觉性,以及智慧, | |||
它是毫无刻意地生起的, | |||
是与智相应的无行大善心。 | |||
知者之心属于“世间第一流”的心,即便如此,它也仍然是苦。对我们而言,要获得这样的洞见,难如登天。 | |||
仅仅具备了知者之心,我们就已经乐不可支了,有迷者的心才会有苦。然而终有一刻,我们要洞见到“知者之心”是苦。唯有获得这一洞见,才可以放下心——心放下心。 | |||
心一旦可以放下心,就不会再抓取什么了,而仅仅只是抓取心,就会再次在新的“有”中构建起五蕴。 | |||
(“十二缘起支”之中的“有”)就像是植物的种子,只要芒果的种子还在,就能培育出结出硕果的芒果树。仅仅抓取知者之心,就可以再次构建出五蕴。 | |||
隆波还是居士时,经由不断地修行,已经极为娴熟地获得了知者之心,但隆波并未因此疏忽大意或固步自封,因为曾听隆布敦长老开示过:“必须消灭知者”,所以知道即便获得了知者之心,也还没有来到苦的终点。 | |||
一再观察便明白:它果然是苦啊。具备知者之心,就会有具备知者之心的那类苦,即便知者之心是人类所能获得的最殊胜之心。凡夫所能拥有的绝顶之心,也正是知者之心。 | |||
至于迷失的心,畜生道的众生也有;鬼道、阿修罗道、地狱道的众生,都有迷失的心;尚不是阿罗汉圣者的天神和梵天,也都有迷失的心。所以,我们要逐步实践,直至学习到“心”。 | |||
正如隆布敦长老所说:心彻见到心,是道。长老其实讲得很委婉,若直截了当地讲,就是:心彻见到心,就是阿罗汉道。苦的终点就在此处!何时彻见到知者之心是苦,何时心就会放下心。 | |||
隆波是从居士的时候开始修行的,隆波精通禅定,因为从儿时就开始训练了。在少年时代就已经得到了知者之心,但却不知其重要性,直到遇见隆布敦长老,才知晓其价值所在——我们是用“知者之心”来探究名色身心的实相的。 | |||
若不具备知者之心,却妄图探究名色身心,就只能得到理论,只是通过学习经典来死记硬背、分析推理而已。 | |||
一旦具备了知者之心,通过它来探究名色身心,就会洞见到名色身心的实相。这才是货真价实的毗钵舍那的智慧,这是与理论截然不同的。 | |||
修习毗钵舍那,若不具备知者之心,就不可能是真的毗钵舍那,而只是分析、思维,心是“思者、想者、演绎者、造作者”,只是在遵循经典依葫芦画瓢罢了,无法真正清洗烦恼,烦恼甚至还会比之前更加炽盛。 | |||
满腹经纶的人往往带着唯我独尊的傲慢,轻易就看不起年迈的或乡下的僧人,认为他们愚蠢无知。他们是不懂什么,只懂一点——怎么让心不苦。除此之外一窍不通,即便去请教他,他也什么都不知道。 | |||
隆波就遇到过自称什么都不懂的僧人,他的话有如天书;他只知一件事:苦是怎么来的,怎样才能不苦!也就是说他只是知道四圣谛而已。 | |||
当隆波见到了知者,隆布敦长老便教导道:还要消灭知者。于是隆波逐步地观察知者,发现在知者之中仍然藏着出生的“种子”,不知道具体是什么,但知道里面有“种子”。就像鸡蛋或鸭蛋,有的里面是有“种子”的,不久便可以孵出小鸡或小鸭来;或像是水果的种子——芒果籽、榴莲籽等,里面也有种子。隆波修行之后看见知者之心中也有出生的“种子”。 | |||
那时隆布敦长老已经圆寂了,所以隆波去顶礼隆布特长老,告诉长老,自己已经看到了“心的源头”。这个心就是心的源头,它可以构建五蕴,自己已经知道了。现在怎样才能摧毁它呢?隆波那时就“心的源头”一事向长老请教。 | |||
当时还有一位刚出家的僧人在默然旁听,隆波顶礼了隆布特长老之后,那位僧人就去到寺院的下院,也是隆波接着要去的寺庙,他去把听到的内容分享给寺庙的住持听。他很兴奋,因为主题是关于“心的源头”的。 | |||
隆布特长老当时的回复是:继续发展觉性、开发智慧,等时机成熟,它会自行开启清除的程序。一旦智慧圆满,它将自行清除(“种子”)。我们无法直接去消灭它。 | |||
隆波曾经不断地修行,想着如何清除它,只知道缺少了些什么,还未领悟些什么,因而还无法清除“心的源头”或心里的“种子”。 | |||
我们要不断地训练,何时彻悟圣谛,何时就会领悟对修行人极为珍贵且不易获得的知者之心。顶级的修行者全力以赴地修行,想获得的就是知者之心。 | |||
隆布敦长老曾对隆波开示说,他已经审视过了,那些声名远扬的高僧大德们,大多数是“大鬼”。“大鬼”是指梵天,他们依然还放不下知者之心。但是长老并没有说他们放不下知者之心,只说大多数是“大鬼”。隆波追随长老持续地学法,最后才明白那是还放不下心。 | |||
这需要慢慢消化。 | |||
因此,圣谛也分几个层次。初阶的圣谛是观察名色:生起什么,就观察什么,凡生起的,必会灭去——就这样持续观照,等到戒、定、慧圆满了,圣道就会生起。 | |||
圣道生起时,我们会洞彻到五蕴的实相:凡生起的,必会灭去。我们照见所有的一切都是生灭的,照见到的是一个概括性的整体,就会明白五蕴之中没有一个实体的“我”,五蕴不是“我”,五蕴之外也没有“我”,哪里都不存在一个“我”——这是自动照见的。 | |||
我们要持续学习——观身与观心,有觉性,以安住且中立的心,照见身心的实相。如果大家记住隆波这句话,并且明白它的含义,就能够一路摸索着前行。 | |||
它是一把打开心的“秘密”的钥匙:首先揭开身的“秘密”,即证悟三果阿那含;而后揭开心的“秘密”——苦的终点就在那里,心中出生的“种子”被彻底摧毁。 | |||
有觉性, | |||
以安住且中立的心, | |||
照见身心的实相。 | |||
要有什么?要有觉性。 | |||
觉知身、觉知心的觉性, | |||
称为“念处”。 | |||
此处的“觉性”并不是指普通的觉性,它不是酒瓶上贴着“喝酒导致觉性丧失”中的觉性。“喝酒导致觉性丧失”,接下来的广告语就是“这是地道的威士忌”,真不知道写前一句还有什么意义。说着“喝酒导致觉性丧失”,却又继续推销酒类,让人丧失觉性。 | |||
隆波所说的觉性,是指觉知身心或名色的觉性,它称为“念处”,并不是普通的觉性。 | |||
四念处是导向纯净无染与解脱自在的唯一路。有人觉得隆波说来说去都是觉知身与觉知心、觉知名和觉知色,耳朵都听出老茧了。可是修行的核心正在于此,必须直接指明它。如果让隆波去教导其他内容,那是浪费时间。 | |||
偶尔隆波也会讲别的,那是因为听众的根器不够,所以才临时换个话题,比如说些“鬼故事”来消除大家的困倦,稍作休整后,即刻就会回到“有觉性,觉知身心”的主旨。 | |||
觉知身与觉知心,一定要如其本来地去知道。这是提醒大家注意:觉知身,并不是为了改造身与掌控身;觉知心,也不是为了装饰心与控制心,而是一定要照见身的实相和心的实相。 | |||
有觉性,觉知身、觉知心,就是修习四念处。有觉性,按照身体本来的面目去观身,按照心本来的面目去观心,这样训练是为了照见身与心的实相。 | |||
何谓身的实相?无常、苦、无我。何谓心的实相?无常、苦、无我。照见到名色身心的无常、苦、无我,就是在修习毗钵舍那。 | |||
修习毗钵舍那并不只是觉知身心而已,还要照见到身心的实相,那才是修习毗钵舍那。 | |||
因此,修习四念处,觉知身与觉知心,分为两个阶段:第一个阶段是为了生起觉性;第二个阶段是为了生起智慧。修习四念处就是如上两个阶段。 | |||
首先,训练让觉性生起——身体动了,要很快就知道;心跑掉了,也要很快就知道。觉性生起以后,接着就是开发智慧。比如,我们观身不只是为了看见身体,还要看见潜藏在身体里的实相;观心也要看见潜藏在心里的实相,比如,心是无常的,时乐时苦,时好时坏,不断在变化。这才算是步入了毗钵舍那的修行。 | |||
如果仅以觉性观照,那就只是奢摩他,而非毗钵舍那,或者说那只是处于开发智慧的初期,还不是毗钵舍那。 | |||
有觉性,如身心本来的面目去觉知身心。然后隆波再加一句:若想这样照见,需要具备安住且中立的心。 | |||
安住且中立的心,其实就是“知者之心”。难能可贵、殊胜无比的知者之心,对凡夫而言,是最殊胜的心。 | |||
比知者之心更高一筹的,是“出世间心”。出世间心分为“道心”与“果心”。如果还未证得出世间心,那么知者之心就是最殊胜的,它是具备智慧的、自动自发生起的大善心,其中没有人为的成分。唯有日积月累地训练,我们才能获得它。 | |||
有觉性,如实地了知身,如实地了知心。觉性是经由训练而生起的。但是想要如实地了知,就必须具备安住且中立(即正定) 的心。 | |||
因此在八支圣道中,非常重要的工具就是觉性和禅定。正精进是指正确的精进,也就是如何精勤地断除烦恼和提升善法。接下来是正念和正定,也就是觉性和禅定。按隆波的总结,就是: | |||
正念即 “念处”, | |||
有觉性, | |||
如其本来面目地觉知身心, | |||
这是正念; | |||
正定则是心安住且中立的状态。 | |||
我们一定要通过训练来获得正念和正定。 | |||
正念是有觉性,如其本来地觉知身、觉知心。何谓觉性的职责?它是“忆起”,而非“操控”。隆波所总结的每一个关键词都是有含义的。有觉性地“知道”身心,而不是打压身与操控心。如身本来面目地知道身,如心本来面目地知道心。 | |||
如果具备了正定,具备了知者、观者的心,我们就会照见三法印,照见名色身心的实相,而不是仅仅在思维三法印。 | |||
假设我们学习三藏经典,比如《阿毗达摩》,却不曾训练过正确的觉性和正确的禅定,就无法步入毗钵舍那的修行。或是有时去参加毗钵舍那禅修营,这样做、那样整,得到的只是奢摩他,因为没有安住的心——没有成为“知者、觉醒者、喜悦者”的心,根本不具备安住且中立的心。 | |||
我们要透过训练来获得正确的觉性和禅定。 | |||
怎样训练才可以获得觉性呢?觉性是指“能够忆起”,它源于心能够牢记境界。所以我们要在每一天不断地关注名法和色法,频繁地关注自己的身和心——身体一动,觉知到;心一跑掉,觉知到。持续地觉知下去,心就会牢记境界:知道“心动”是这样的,“身动”是那样的。一旦(身心)动了,觉性便会自动生起。来到这样的程度才算可以。 | |||
怎样令安住且中立的禅定生起呢?那就是选修某种禅法,而后及时知道心未安住、未中立的状态。不需要做什么来制造出安住且中立的心,而是修习某种禅法,比如念诵佛号,或是观呼吸,而后在心未安住的瞬间及时知道。 | |||
心未安住,就是心在跑来跑去,跑到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心,心跑了、溜掉了,没有安住。例如,在想的时候,心跑到念头里;观呼吸的时候,心跑到呼吸上;看的时候,心跑到被看的所缘上。心就是这样在跑动。 | |||
我们选修某种禅法之后,要及时知道心的跑动。因为,未安住的心就是摇摆不定的心。心跑了之后,又会继而生起“满意”或“不满意”,这已经是下一个片段了,也要进一步去及时知道。 | |||
有时候我们生起了烦恼,要知道心跑去找烦恼了,而后心不喜欢烦恼,要及时知道“不喜欢”,“不喜欢”就会灭掉,心将获得中立。 | |||
最后我们就会获得品质优良的觉性——获得不含丝毫刻意的觉知身心的觉性,同时也获得良好的禅定,拥有安住且中立的心,而不用刻意制造它,也不用呵护它。 | |||
为什么一定要“不刻意”呢?因为只要还有刻意的成分,圣道就无法生起——刻意就是业,心还在造业。 | |||
在修行阶段是需要造业的,所以才有“业处”之称。但在圣道生起的瞬间,一切都是自动自发地发生的。戒、觉性、禅定、智慧全都是自动自发的——必须都是自动自发的,因为在那个瞬间,所有的善法不请自来,在同一瞬间齐聚于同一心识刹那,没有丝毫的刻意。“刻意”是造业的因素,是业的“食物”。 | |||
我们需要逐步训练,并不难。学法需要坚持和忍耐,反复听闻而后观察事实。假如只停留在闻法的阶段,那只是理论的学习。包括听隆波讲法,也属于研习理论,这是要区分清楚的。 | |||
唯有观察事实和真相才称得上“实修”。证悟道果是基于实修,而不是基于经典和理论的研习。 | |||
所以要用功!请大家去吃饭吧。 | |||
(全文终) | |||
<small>译者声明:由于受到语言以及个人修证水平所限,跨越语种后很难如实还原隆波帕默尊者的本意。译作若有任何不精准之处,完全归责于我们,欢迎大家不吝指正。</small> | |||
{{课程导航}} | {{课程导航}} |
2023年6月14日 (三) 21:29的最新版本
《解脱的唯一路》&《 四圣谛》
隆波帕默尊者
泰国解脱园寺 2018年6月16日A
中译-禅窗
这里有许多人可以帮忙翻译英文的课程,但是很难找到协助翻译中文课程的人。译者要想传达到位,需要同时懂得修行;假如只了解语言或文字,而不知何谓修行,翻译出来的内容就会出现偏差——都只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在转译罢了。
我们需要用心学法,并经由学习来掌握修行的要领。重中之重称为“法之心脏”的法,正是“四圣谛”。
有些人心存疑惑,觉得隆波仅仅是在反复教导:“有觉性,觉知身与觉知心”,一遍又一遍地重复。
三藏经典记载:佛陀在入大般涅槃之前的三个月,大部分教导都是关于四圣谛的。佛陀在竭尽所能地将“四圣谛”传达出来,因此,我们必须细心呵护四圣谛,并将之传承下去。
若只论布施或者持戒,这些在佛陀出世之前就存在了,禅坐修定也是在佛陀出世以前就有了的。
禅定分为两类:正确的禅定与错误的禅定。隐士们所修的禅定就是错误的禅定,它追求的是快乐与宁静,等到去世时,心有时会聚合起来与空融合等,但以后还是会退转。当定力退失了,便会继续轮回于生死,再度受苦。正确的禅定也存在,比如悉达多太子在年幼时静坐所进入的禅定。他再度忆起那种禅定,是在他临近成佛的时刻,于是他再次进入正确的禅定。这表明正确的禅定在佛陀觉悟之前便已存在于世了,不然的话,不会有佛陀的证悟。
世尊的波罗密极为圆满,他在黑暗之中不断摸索。圣谛,必定是有了佛陀之后才现世的,所以我们一定要将之领会于心。圣谛听似无趣,实则是最为意味深长的法。
隆波在修行的早期也不觉得圣谛很重要,但随着不断深入,隆波发现一种情况:心时而会放下,时而又会抓取,反复无常,自己还放不下。放不下什么呢?放不下心。
隆波那时还无法放下心,因为还欠缺某些领悟,至于它究竟是什么,不知道。不断地修行,直至照见“心本身就是苦”,才知道个中缘由。
就像隆布敦长老所教导的“心的圣谛”,他为何如此强调“心的圣谛”呢?因为最后的背水一战,正是发生于“心”的。
何时我们彻见到心——知者之心,而非普通人轻易就可以体会到的心,也不是迷失之心,不是“思维者、演绎者、造作者”的粗糙之心,而是“知者、觉醒者、喜悦者”之心,它也仍然深陷苦堆之中。
深陷苦堆之中的具体表现是怎样的?通过“无常”来展现,通过“被逼迫”来体现,通过无法随顺心意(无法被指挥)来呈现。知者之心依然还呈现“苦”(也就是“三法印”),这便是苦在现身的证据。
心一旦具足了圆满的智慧,就会彻见到知者之心仍然是苦,因无常而苦,因被逼迫而苦,因无法被掌控而苦。
佛陀教导道:对于苦,要知道。彻知苦以后,便会汇聚于知者之心,接下来就会发生——心放下知者,即心放下知者之心。
知者之心有其特征:它是颗状的、粒状的(有范围),仍有处所可以驻足,有来有往、有生有灭、有造作。知者之心仍是有造作的,它造作什么呢?造作好,而不是造作恶。何时心彻见了知者之心,何时心就会放下,知者之心便会灰飞烟灭,取而代之生起的是纯净的“知元素”。
大乘佛教或禅宗认为:纯净无染的知元素就是佛性,此佛性人皆有之,本自圆成,只不过它被烦恼、被漏烦恼、被无明包裹着。这么说的人不是在凭空想像,而是真的有所亲见。
同样是亲见到心被漏烦恼包裹的状态,以及亲见到那个包裹心的外壳分崩离析,于是心变成了无边无际的心,不再是“颗”与“粒”,无处可安,无来无去,渗透在万物中,弥漫于宇宙,无处不在,无须来亦无须去。
如果想要对此了解得更多,可以查阅相关书籍,黄檗禅师的《传心法要》有很多这方面的内容。隆布敦长老也曾有选择性地将书中的内容拿来教导——书名是《即心即佛》。《即心即佛》的开篇就是黄檗禅师的开示。
隆布敦长老的教导为何与黄檗禅师的相似呢?因为长老说:黄檗禅师的表述非常到位。长老修行以后的领悟与黄檗禅师的教导如出一辙。既然黄檗禅师的阐述非常到位,长老就借来一用了。这并不是长老在照本宣科,而是因为长老洞悉到了真相,这才取用的。
早在阅读黄檗禅师的著作之前,隆布敦长老就已经开示过“心的圣谛”:
心往外送,是集(苦因);
心往外送的结果,是苦;
心清楚地照见心,是道;
“心清楚地照见心”的结果,是灭。
而心的自然特性就是必然会往外送。因此,并不是要训练心不往外送。
隆布敦长老指出:心的自然特性就是必然会往外送。心外送后一接触所缘,就会动荡起伏,此即苦因;心往外送后动荡起伏的结果,是苦;心往外送了,若觉性圆满,心未随之动荡起伏,长老说这就是道;其结果便是灭,即离苦。
而后长老总结道:所有的阿罗汉圣者都具有不往外送的心,心无动荡起伏,并且拥有圆满的觉性。长老就是这样开示的,并以“结束圣谛”作为结束语。
隆波最初读到这里,还以为“结束圣谛”的意思是他教到这里就结束了,但其实不是。
“结束圣谛”真正的意思是:探究至此,对圣谛的学习便已毕业。类似小学毕业、学士毕业、硕士毕业。它的意思并不是开示到此结束,这点必须得澄清,否则,即使不说别人也知道结束了——因为开示到这里确实结束了。
所谓“结束圣谛”是指:已经彻知圣谛、已经获得了对圣谛的彻底领悟。
圣谛的开篇就是苦。什么是苦?五蕴是苦,对吗?而非心是苦。真正的圣谛是指五蕴(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)是苦。而所有的心都包含在识蕴之中。
但致力于实践时,我们是从粗糙的蕴开始逐步彻见的:首先被彻见到是苦的,就是“色蕴”,色蕴再细分,就是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,它们本身是苦。彻见到色即是苦,便会证悟三果阿那含。
而最后也是最难洞悉到其是苦的,乃是“识蕴”,但不是指全部识蕴。识蕴之中最为浅表与粗糙的部分,譬如我们所拥有的,很容易就可以洞悉到,并不难。例如,我们看见心生起在眼根而后灭去,生起在耳根而后灭去,生起在鼻、舌、身而后灭去。心在六个根门的生灭并不难照见。
世间最为殊胜的心,
就是“知者之心”。
知者之心兼具
善法、觉性,以及智慧,
它是毫无刻意地生起的,
是与智相应的无行大善心。
知者之心属于“世间第一流”的心,即便如此,它也仍然是苦。对我们而言,要获得这样的洞见,难如登天。
仅仅具备了知者之心,我们就已经乐不可支了,有迷者的心才会有苦。然而终有一刻,我们要洞见到“知者之心”是苦。唯有获得这一洞见,才可以放下心——心放下心。
心一旦可以放下心,就不会再抓取什么了,而仅仅只是抓取心,就会再次在新的“有”中构建起五蕴。
(“十二缘起支”之中的“有”)就像是植物的种子,只要芒果的种子还在,就能培育出结出硕果的芒果树。仅仅抓取知者之心,就可以再次构建出五蕴。
隆波还是居士时,经由不断地修行,已经极为娴熟地获得了知者之心,但隆波并未因此疏忽大意或固步自封,因为曾听隆布敦长老开示过:“必须消灭知者”,所以知道即便获得了知者之心,也还没有来到苦的终点。
一再观察便明白:它果然是苦啊。具备知者之心,就会有具备知者之心的那类苦,即便知者之心是人类所能获得的最殊胜之心。凡夫所能拥有的绝顶之心,也正是知者之心。
至于迷失的心,畜生道的众生也有;鬼道、阿修罗道、地狱道的众生,都有迷失的心;尚不是阿罗汉圣者的天神和梵天,也都有迷失的心。所以,我们要逐步实践,直至学习到“心”。
正如隆布敦长老所说:心彻见到心,是道。长老其实讲得很委婉,若直截了当地讲,就是:心彻见到心,就是阿罗汉道。苦的终点就在此处!何时彻见到知者之心是苦,何时心就会放下心。
隆波是从居士的时候开始修行的,隆波精通禅定,因为从儿时就开始训练了。在少年时代就已经得到了知者之心,但却不知其重要性,直到遇见隆布敦长老,才知晓其价值所在——我们是用“知者之心”来探究名色身心的实相的。
若不具备知者之心,却妄图探究名色身心,就只能得到理论,只是通过学习经典来死记硬背、分析推理而已。
一旦具备了知者之心,通过它来探究名色身心,就会洞见到名色身心的实相。这才是货真价实的毗钵舍那的智慧,这是与理论截然不同的。
修习毗钵舍那,若不具备知者之心,就不可能是真的毗钵舍那,而只是分析、思维,心是“思者、想者、演绎者、造作者”,只是在遵循经典依葫芦画瓢罢了,无法真正清洗烦恼,烦恼甚至还会比之前更加炽盛。
满腹经纶的人往往带着唯我独尊的傲慢,轻易就看不起年迈的或乡下的僧人,认为他们愚蠢无知。他们是不懂什么,只懂一点——怎么让心不苦。除此之外一窍不通,即便去请教他,他也什么都不知道。
隆波就遇到过自称什么都不懂的僧人,他的话有如天书;他只知一件事:苦是怎么来的,怎样才能不苦!也就是说他只是知道四圣谛而已。
当隆波见到了知者,隆布敦长老便教导道:还要消灭知者。于是隆波逐步地观察知者,发现在知者之中仍然藏着出生的“种子”,不知道具体是什么,但知道里面有“种子”。就像鸡蛋或鸭蛋,有的里面是有“种子”的,不久便可以孵出小鸡或小鸭来;或像是水果的种子——芒果籽、榴莲籽等,里面也有种子。隆波修行之后看见知者之心中也有出生的“种子”。
那时隆布敦长老已经圆寂了,所以隆波去顶礼隆布特长老,告诉长老,自己已经看到了“心的源头”。这个心就是心的源头,它可以构建五蕴,自己已经知道了。现在怎样才能摧毁它呢?隆波那时就“心的源头”一事向长老请教。
当时还有一位刚出家的僧人在默然旁听,隆波顶礼了隆布特长老之后,那位僧人就去到寺院的下院,也是隆波接着要去的寺庙,他去把听到的内容分享给寺庙的住持听。他很兴奋,因为主题是关于“心的源头”的。
隆布特长老当时的回复是:继续发展觉性、开发智慧,等时机成熟,它会自行开启清除的程序。一旦智慧圆满,它将自行清除(“种子”)。我们无法直接去消灭它。
隆波曾经不断地修行,想着如何清除它,只知道缺少了些什么,还未领悟些什么,因而还无法清除“心的源头”或心里的“种子”。
我们要不断地训练,何时彻悟圣谛,何时就会领悟对修行人极为珍贵且不易获得的知者之心。顶级的修行者全力以赴地修行,想获得的就是知者之心。
隆布敦长老曾对隆波开示说,他已经审视过了,那些声名远扬的高僧大德们,大多数是“大鬼”。“大鬼”是指梵天,他们依然还放不下知者之心。但是长老并没有说他们放不下知者之心,只说大多数是“大鬼”。隆波追随长老持续地学法,最后才明白那是还放不下心。
这需要慢慢消化。
因此,圣谛也分几个层次。初阶的圣谛是观察名色:生起什么,就观察什么,凡生起的,必会灭去——就这样持续观照,等到戒、定、慧圆满了,圣道就会生起。
圣道生起时,我们会洞彻到五蕴的实相:凡生起的,必会灭去。我们照见所有的一切都是生灭的,照见到的是一个概括性的整体,就会明白五蕴之中没有一个实体的“我”,五蕴不是“我”,五蕴之外也没有“我”,哪里都不存在一个“我”——这是自动照见的。
我们要持续学习——观身与观心,有觉性,以安住且中立的心,照见身心的实相。如果大家记住隆波这句话,并且明白它的含义,就能够一路摸索着前行。
它是一把打开心的“秘密”的钥匙:首先揭开身的“秘密”,即证悟三果阿那含;而后揭开心的“秘密”——苦的终点就在那里,心中出生的“种子”被彻底摧毁。
有觉性,
以安住且中立的心,
照见身心的实相。
要有什么?要有觉性。
觉知身、觉知心的觉性,
称为“念处”。
此处的“觉性”并不是指普通的觉性,它不是酒瓶上贴着“喝酒导致觉性丧失”中的觉性。“喝酒导致觉性丧失”,接下来的广告语就是“这是地道的威士忌”,真不知道写前一句还有什么意义。说着“喝酒导致觉性丧失”,却又继续推销酒类,让人丧失觉性。
隆波所说的觉性,是指觉知身心或名色的觉性,它称为“念处”,并不是普通的觉性。
四念处是导向纯净无染与解脱自在的唯一路。有人觉得隆波说来说去都是觉知身与觉知心、觉知名和觉知色,耳朵都听出老茧了。可是修行的核心正在于此,必须直接指明它。如果让隆波去教导其他内容,那是浪费时间。
偶尔隆波也会讲别的,那是因为听众的根器不够,所以才临时换个话题,比如说些“鬼故事”来消除大家的困倦,稍作休整后,即刻就会回到“有觉性,觉知身心”的主旨。
觉知身与觉知心,一定要如其本来地去知道。这是提醒大家注意:觉知身,并不是为了改造身与掌控身;觉知心,也不是为了装饰心与控制心,而是一定要照见身的实相和心的实相。
有觉性,觉知身、觉知心,就是修习四念处。有觉性,按照身体本来的面目去观身,按照心本来的面目去观心,这样训练是为了照见身与心的实相。
何谓身的实相?无常、苦、无我。何谓心的实相?无常、苦、无我。照见到名色身心的无常、苦、无我,就是在修习毗钵舍那。
修习毗钵舍那并不只是觉知身心而已,还要照见到身心的实相,那才是修习毗钵舍那。
因此,修习四念处,觉知身与觉知心,分为两个阶段:第一个阶段是为了生起觉性;第二个阶段是为了生起智慧。修习四念处就是如上两个阶段。
首先,训练让觉性生起——身体动了,要很快就知道;心跑掉了,也要很快就知道。觉性生起以后,接着就是开发智慧。比如,我们观身不只是为了看见身体,还要看见潜藏在身体里的实相;观心也要看见潜藏在心里的实相,比如,心是无常的,时乐时苦,时好时坏,不断在变化。这才算是步入了毗钵舍那的修行。
如果仅以觉性观照,那就只是奢摩他,而非毗钵舍那,或者说那只是处于开发智慧的初期,还不是毗钵舍那。
有觉性,如身心本来的面目去觉知身心。然后隆波再加一句:若想这样照见,需要具备安住且中立的心。
安住且中立的心,其实就是“知者之心”。难能可贵、殊胜无比的知者之心,对凡夫而言,是最殊胜的心。
比知者之心更高一筹的,是“出世间心”。出世间心分为“道心”与“果心”。如果还未证得出世间心,那么知者之心就是最殊胜的,它是具备智慧的、自动自发生起的大善心,其中没有人为的成分。唯有日积月累地训练,我们才能获得它。
有觉性,如实地了知身,如实地了知心。觉性是经由训练而生起的。但是想要如实地了知,就必须具备安住且中立(即正定) 的心。
因此在八支圣道中,非常重要的工具就是觉性和禅定。正精进是指正确的精进,也就是如何精勤地断除烦恼和提升善法。接下来是正念和正定,也就是觉性和禅定。按隆波的总结,就是:
正念即 “念处”,
有觉性,
如其本来面目地觉知身心,
这是正念;
正定则是心安住且中立的状态。
我们一定要通过训练来获得正念和正定。
正念是有觉性,如其本来地觉知身、觉知心。何谓觉性的职责?它是“忆起”,而非“操控”。隆波所总结的每一个关键词都是有含义的。有觉性地“知道”身心,而不是打压身与操控心。如身本来面目地知道身,如心本来面目地知道心。
如果具备了正定,具备了知者、观者的心,我们就会照见三法印,照见名色身心的实相,而不是仅仅在思维三法印。
假设我们学习三藏经典,比如《阿毗达摩》,却不曾训练过正确的觉性和正确的禅定,就无法步入毗钵舍那的修行。或是有时去参加毗钵舍那禅修营,这样做、那样整,得到的只是奢摩他,因为没有安住的心——没有成为“知者、觉醒者、喜悦者”的心,根本不具备安住且中立的心。
我们要透过训练来获得正确的觉性和禅定。
怎样训练才可以获得觉性呢?觉性是指“能够忆起”,它源于心能够牢记境界。所以我们要在每一天不断地关注名法和色法,频繁地关注自己的身和心——身体一动,觉知到;心一跑掉,觉知到。持续地觉知下去,心就会牢记境界:知道“心动”是这样的,“身动”是那样的。一旦(身心)动了,觉性便会自动生起。来到这样的程度才算可以。
怎样令安住且中立的禅定生起呢?那就是选修某种禅法,而后及时知道心未安住、未中立的状态。不需要做什么来制造出安住且中立的心,而是修习某种禅法,比如念诵佛号,或是观呼吸,而后在心未安住的瞬间及时知道。
心未安住,就是心在跑来跑去,跑到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心,心跑了、溜掉了,没有安住。例如,在想的时候,心跑到念头里;观呼吸的时候,心跑到呼吸上;看的时候,心跑到被看的所缘上。心就是这样在跑动。
我们选修某种禅法之后,要及时知道心的跑动。因为,未安住的心就是摇摆不定的心。心跑了之后,又会继而生起“满意”或“不满意”,这已经是下一个片段了,也要进一步去及时知道。
有时候我们生起了烦恼,要知道心跑去找烦恼了,而后心不喜欢烦恼,要及时知道“不喜欢”,“不喜欢”就会灭掉,心将获得中立。
最后我们就会获得品质优良的觉性——获得不含丝毫刻意的觉知身心的觉性,同时也获得良好的禅定,拥有安住且中立的心,而不用刻意制造它,也不用呵护它。
为什么一定要“不刻意”呢?因为只要还有刻意的成分,圣道就无法生起——刻意就是业,心还在造业。
在修行阶段是需要造业的,所以才有“业处”之称。但在圣道生起的瞬间,一切都是自动自发地发生的。戒、觉性、禅定、智慧全都是自动自发的——必须都是自动自发的,因为在那个瞬间,所有的善法不请自来,在同一瞬间齐聚于同一心识刹那,没有丝毫的刻意。“刻意”是造业的因素,是业的“食物”。
我们需要逐步训练,并不难。学法需要坚持和忍耐,反复听闻而后观察事实。假如只停留在闻法的阶段,那只是理论的学习。包括听隆波讲法,也属于研习理论,这是要区分清楚的。
唯有观察事实和真相才称得上“实修”。证悟道果是基于实修,而不是基于经典和理论的研习。
所以要用功!请大家去吃饭吧。
(全文终)
译者声明:由于受到语言以及个人修证水平所限,跨越语种后很难如实还原隆波帕默尊者的本意。译作若有任何不精准之处,完全归责于我们,欢迎大家不吝指正。
主题: 中文书籍 · 阿紫翻译 · 中文字幕 · 法谈摘录 · 法译文集 | |||
---|---|---|---|
法语微言 · 学篇 · 戒学篇 · 心学篇 · 心念处篇 · 身念处篇 · 慧学篇 · 五蕴篇 · 奢摩他篇 · 毗钵舍那篇 · 觉性篇 · 四圣谛篇 · 八支圣道篇 · 解脱篇 |
首页 · 历届中文 · ไทย · EN课程总览 | |
---|---|
中国 | C:1 · 2 · 3 |
泰国 | T:1 · 2 · 3 · 4 · 5 · 6 · 7 · 8 · 9 · 10 · 11 · 12 · ☆第13届泰国四念处课程实录 |
大马 | M:1 · 2 |
远程 | E:1 · 2 · 3 · 4 · 5 · 6 · 7 |
日常 | D:2013 · 2014 · 2015 · 2016 · 2017 · 2018 · 2019 · 2020 · 2021 · 2022 · 2023 · ☆2024年度最新视频回放 · 本年网盘 |
注:C-国内 · T-泰国 · M-大马 · E-远程 · D-日常 · 帮助文档 |
媒体平台 |
---|
法堂直播·简版直播 · 法藏资源 · 法宝云盘 · 法讯互助 | 公号:禅窗 · 甘露雨 · 指月录 · 当下就启程吧 · 温柔的法音 · Go Sati |
全球: 解脱园 · 甘露雨 · 甘露雨APP · 千聊 · 四念处 | Podcast-中 · Podcast-EN · Podcast-ไทย · 四念處學會| 海外: YT·Audio-中 · YT-中· YT-ไทย · YT-EN · FB-中 · FB-ไทย · FB-EN · 靜慮林 |